林风眠

民国时期风景油画刍议

  风景油画作为西方19世纪盛行的画科,传入中国并得到大力发展,追求色彩光感效果并具写实特征的风景表现技法也融入我们自身的民族特色。抗战以来,具有宣传作用的木刻版画逐渐取而代之,风景油画在狭窄的抗战夹缝中艰难的生存。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将阐述民国时期风景油画在特定时代的发展...

林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

林风眠,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是年冬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务长及西画系主任等职。1928年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1931年率艺术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抗日战争期间,曾执教于重庆国立艺术学校。抗日胜利后,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教。>>林风眠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

林风眠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他的作品有哪些

林风眠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5年返国,20至25岁是在欧洲度过的。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对平凡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关心,是这件作品的特色。50多年后,林风眠的学生李霖灿还清楚记着它的“沉重而凝实的黯然色调”和画中女子“在海边翘首天际”的情态及整个作品的“笔触、气魄、神采”!。两人一见钟情,但受到许多阻力。林风眠画《生之欲》,或许受叔本华的某些启示。

关于林风眠的评价是怎样的?对艺术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1977年,林风眠被获准出国探亲,并从此移居香港,直至逝世。当然,林风眠单线平涂的裸女,洋溢着东方式的节奏和韵律,和西方人体艺术有很大区别。但无论如何,像林风眠这样追逐现代情趣、表达生命爱欲的老画家,在中国是罕见的。这可说是林风眠对戏曲人物绘画的一大突破。《恶梦》和《痛苦》都是横幅,宽1.5米以上,在林风眠的水墨绘画中均为罕见的大幅。对这一巨大的变化,我们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林风眠绘画鉴赏要点

林风眠绘画鉴赏要点鉴赏林风眠的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林风眠17岁赴法国学习西方艺术,到25岁学成归国,其7年间是由名师指导,接受了严格系统的训练,已受到从古典到现代西方各种风格艺术流派的影响,作伪者不可能有这样的基本功。所以有行家认为,要仿林风眠的画,色彩与线条是两个不可逾越的关口,这是有道理的。

中国也应有世界名画

中国也应有世界名画每当我打开世界名画图册或是参观世界油画名作画展时,心中总不是滋味。因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画,居然不能在世界名作中占有一席之地,难道中国画不如西方油画吗?众所周知,中国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由此可见,毕加索对中国画如此倾倒。二是对中国名画的宣传远远不够。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总有一天,中国的绘画会像西方油画那样得到公认,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绘画艺术。

谁是名家赝品现身拍卖行的元凶

谁是名家赝品现身拍卖行的元凶2009年4月6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20世纪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林风眠作品《渔获》以约合人民币1437.92万元拔得头筹。这种对林风眠作品的质疑,很快演变为一场对赝品来源的追踪与猜测。不只林风眠作品,近年来,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作品也是各大拍卖公司赝品出现的重灾区。这已经成为拍卖业中的潜规则。

新水墨:超越传统还是投机取巧?

可以说新水墨风头正劲。新水墨到底应该作何评价?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如果说新水墨是投机,那么白话文是否也是投机呢?用原有的中国画的标准来评价现代水墨,是价值标准的错位。此外,以肢体行为艺术纳入新水墨创作的也不乏作品。

水墨画在当今中国

水墨画在当今中国“墨分五色”是北京索家村国际艺术营里的一个新水墨展,贾平西、王川、王中、谭军、阴澍雨、方天园——从30年代生人的画家到“70后”艺术家,以不同的性格展示了当今中国的水墨状况。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人们常常将水墨画、文人画甚至与中国画混为一谈。论当今水墨画的现状,避不开上世纪中国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今日中国水墨画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发生的。

[名家名品] 悲怆人生--林风眠的艺术道路

[名家名品]悲怆人生--林风眠的艺术道路近现代林风眠菖兰近现代林风眠鸡冠花近现代林风眠芦花荡近现代林风眠舞近现代林风眠坐女近现代林风眠渔舟近现代林风眠秋艳近现代林风眠立在中西绘画的融合上,林风眠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林风眠的艺术教育观和艺术功能论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林风眠家经常有外国人进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