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汪精卫和梁启超都追求过的民国美女,最后为何会遁入空门

吕碧城出生于1883年,父亲在官场之上,也有着很重要的职位,可以说是当时历史中真正的名门千金。不仅是汪精卫,还有袁世凯,后来吕碧城曾经做过一段时期袁世凯的秘书。就是这样的一位女子,她不愿意屈服于俗世的政权和所谓的幸福,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最终竟然遁入空门,在汪精卫最终叛变,袁世凯也死亡的时候,吕碧城想必一定很庆幸自己的坚持。

梁、李婚姻:相差四岁的姐弟恋,旁人难以读懂的拳拳深情

梁、李的婚姻固然很令人羡慕,但毕竟掺杂了许多感情之外的东西,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两人关系。而实际上,梁启超也确实离不开这位严谨而能干的主妇。她比梁启超大四岁,这种姐弟式的婚姻总是弟弟依赖于姐姐,她也真像姐姐一样呵护这个小弟弟。这里所说的七年前,应该是1917年,在这一年里,这对相亲相爱的夫妻究竟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已很难猜测了,倒是从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梁启超对其爱妻的拳拳深情。

满门俊秀:梁氏一门先后都出现了哪些杰出人士?

梁氏一族拥有非常优秀的家教和家风。梁启超成长为举世公认的改革家、思想家、教育家,成为文化启蒙的一代宗师、杰出报人,就得益于他的家风、家教。梁启超>梁氏一门,九朵奇葩,这在中国历史上怕也是十分罕见的,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其中梁思顺、梁思成、梁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

为什么梁启超认为“男性逃不脱科举”是中国人的一大厄运?

中国当时所实行的教育实在是太坏了。梁启超非常痛心地说:中国人有两大厄运,不幸都发生在童年,女性躲不过缠足,男性逃不脱科举。由于国家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一个人只有通过科考,才能得到功名富贵。大女儿梁思顺出生于光绪十九年,是他和李夫人的第一个孩子。从这时开始,梁启超才比较多地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面对九个性情各异的子女,梁启超是如何实行其教育主张?

梁思成与林徽因成婚后,他写信给二人,表达他的喜悦之情。他在世期间,成家的孩子只有思顺和思成,两个孩子的婚事都是他“包办”的,对此他颇为有些自得,认为是他最成功的作为之一。问题在于,用棍棒教育孩子,有成才的,也有不成才的。也有呼吁老子自觉的,要求做老子的先行解放了儿子,给儿子以自由。

师生联手,看梁启超、蔡锷如何践行讨袁重任?

>这段对话亦出自梁启超的记忆,我们也不必太在意它的真伪,总之,都是蔡锷释放的烟幕弹,在这烟幕的背后,一场以云贵为中心的武力讨袁行动,正在暗中有计划有步骤地酝酿部署着。于是,在蔡锷的安排下,原云南军官、经界局评议...殷承瓛自北京赶赴滇黔,戴戡则立即登程,离开贵州,赶往北京。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 究竟能否担起内阁重任?梁启超与宋教仁是这样认为的

...成立后,提高了对权力的要价,宋教仁四处演说,主张政党内阁,就是看准了...将成为民国首届国会的第一大党,自然将由...组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梁启超与宋教仁的一点差别。现在,既然总统由袁世凯担任,内阁也就不宜由...组织,而且,他压根儿就不认为...是一个健全的政党,也不认为它有组织政党内阁的资格。

不破不立,民国之初国家命运何去何从?

蔡锷力挺梁启超回国,固然由于梁启超是他的老师,有一份师生情义在那里,但更主要的,还是他对革命之后民国之初国家命运的担忧。这是梁启超继《新中国建设问题》之后发表的又一篇有关建国方针大计的纲领性文章。他认为,国家问题是困扰中国的最大问题,在下,只有地方思想、宗族思想、个人思想,甚至世界思想,就是没有国家思想;在上,则只有朝廷,而没有国家,国家制度、国家组织极不完备。

北伐之后,梁启超为长女思顺一家的生活都做了一些怎样的安排?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共联合发动北伐,北洋...在财政上也陷入困顿之中,使馆经费和外交官的薪水全无着落,思顺与希哲的生活大受影响。>梁思顺>这一番话使思顺安下心来。但直到去世前的几个月,梁启超还在为周希哲设想未来的生活方向。然而,随着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扩张,几年后,梁启超所设想的这一切,就全都化作了泡影,这当然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