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为什么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林徽因却嫁给了梁思成?最少有三个原因

在婚姻上,徐志摩并不如意,他爱上才貌双全、出身名门的美貌才女林徽因,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和发妻张幼仪离婚,可是林徽因没有接受徐志摩的爱情,却嫁给梁思成,恩爱一生,白头到老。为什么林徽因拒绝徐志摩,而嫁给了梁思成?这自然是有原因的,最少有三个原因,梁思成的综合素质是徐志摩根本不能比的。

为何大家对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的评价差距如此之大

首先我们说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在当时绝对是一代人杰,在绝大部分国人麻木不仁浑浑噩噩的时候,他们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救国图存的办法,他们的思想见识是当时潮流的顶端。那么为什么同为人杰,二人的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呢?康有为拿旧道德来说,是奸臣。因此,尽管康有为人品、私德广受诟病,让人唾...,但这些并不妨碍他在戊戊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

羸弱的北洋 ... 为什么敢派十万劳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步步进逼?

本文刊载于《历史认知网生活周刊》2018年第43期,原文标题《通往参战之路:北洋...的危机与转机》,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1918年11月13日,在西什库天主堂出席终战庆典的「”安福国会”参议院议长梁士诒(中)。绰号「”梁财神27岁这一年,伍朝枢终于体会到了父亲伍廷芳在前清时代为李鸿章参谋外事谈判时的心理感受:沮丧,苦恼,但又不得不为之。更令他郁闷的是,抛出这道难题的,正是19年前令父亲名誉蒙羞

「传奇人物」新中国开国大印的 ... 者

图文摘自网络他从小家境贫寒,仅上了几年私塾,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有一手非常了得的篆刻本领,曾经给宣统皇帝刻过印玺。康有为、梁启超、鲁迅、张大千、段祺瑞、冯玉祥、白崇禧等名人都曾找他治过印,齐白石还经常和他切磋交流学习篆刻心得。

王国维与清华园里的国学大师们

陈鸿祥团结编辑部:王国维是在20世纪初登上近代中国的文化学术舞台的。思索人生之问题,攻读西方哲学,撰写《红楼梦评论》,是他的第一次辉煌。化合中西,贯通今古,以《人间词话》构筑新的美学体系,是他的第二次辉煌。

... 评价甚高的「 ”天下第一班”:几十年间两次影响中国历史走向

如果某个学校的某个班级,存在时间不到一年,它的学生却在短短十几年间两次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那么,应该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班”吧?这个班级,就是1897年10月(农历八月)开学的湖南时务学堂第一班。该班共有学生四十人。我的伯祖父杨树谷先生、祖父杨树达先生都在这四十人之内。杨树达1954年9月2日,祖父在日记中写道:「”科学社来书,欲去祭梁先生文,余主不去。以时务对中国有历史关系也。一千九百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梁启超?

因为古往今来,人事相通。就像今天的我们谈论AI、算法、引力波,结伴逛街、看展,梁启超也会与同好讨论自然科学、物理化学、佛学思想,一起在北京南城轧马路,从湖广会馆散步到法源寺。青年梁启超同样如此。19世纪末的中国,正在面临着新世界的大潮来袭。梁启超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面对铁路、邮政、财政预算、国族概念、社会契约等等新事物新思维,梁启超同样困惑、摇摆、不确信。

梁启超为何一直坚持“生平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然而,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梁启超则抱病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痛斥袁世凯的称帝野心,并发起“讨袁护国”运动。对此,梁启超从不辩驳,他的学生有个说法:“盖梁本坦率天真,纯粹一学者,交际非其所长,尤不知人,为生平最短;但大事不糊涂,置恩怨于度外,则鲜有人及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