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毁敌机230架,击毙日飞行员327人!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永垂青史 至9月初,有记录的被我空军击落的日机已达60余架。而日军在战区之飞机数量接近400架。至11月初,中国空军几乎全军覆没,失去了战斗力。>被击毁的日本飞机>在历时3个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对日作战,至会战结束时,中国空军共击落、击毁敌机230架,击毙日军飞行员327人,其中,空军和高炮部队击落37架,陆军袭击日军机场击毁54架,取得了超乎意料的成绩。
淞沪会战中,上海各界人民是如何进行支援抗战的活动的? 淞沪会战前后,上海人民抗日救国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抗日...>上海各界踊跃投入与支援抗战,具有抗日救国的优秀传统。同时,还有大量民众从事战地服务工作,对军队开展宣传工作,侦查汉奸,救护伤兵,慰问部队,据不完全统计,淞沪会战期间共有8200多名伤兵及难民得到上海市民团体的救护。
孙元良简介 两次淞沪抗战名将 孙元良简介 两次淞沪抗战名将 孙元良(1904——2007) 孙元良(1904——2007)将军是黄埔一期生,先后参加两次淞沪抗日战役,阻止日军北上之独山战役,是当年名声显赫的抗日将领。 一、中国军第一次击败日本军 1932年“一•二八”松沪抗战时,任陆军第五军...
淞沪会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是如何总结这场战役的?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蒋介石在其主持的国防最高会议发表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说,他在演说中称:“现在侵略国家的对面,一定会产生一个英、美、法、苏的联合阵线来,可以说国际形势,已被我英勇抗战所改造了,如果我们继续努力抗战下去,一定可以达到各国在远东敌视日本,包围日本的目的。一定使日本陷于绝对的孤立。这个目的是不远的,是很容易达到的。”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蒋介石当时的估计是正确的。
为了扩大淞沪会战,日本军队将战略重心转移向何处? 10月20日,参谋本部正式下令组建第十军,在杭州湾北部登陆,配合上海派遣军进攻上海。至此,日军在华东战场之兵力共有2个军9个师团又2个独立旅团,共30余万人,大大超过华北战场2个军7个师团之兵力。海军于10月20日新组成第四舰队,与第三舰队共同组成中国方面舰队,以长谷川清任司令官,仍兼第三舰队司令。第四舰队以连云港以南之中国海域为作战区域,协同第十军登陆作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军在淞沪会战“速胜”战略的破产? 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日军少壮派>日军不断增兵上海,依然无法改变淞沪战场两军对峙相持的局面。这说明,直至此时,日军的对华用兵之重点仍在华北。8月份,日军在华北战场伤亡人数是上海战场的3倍,到了9月份,情况就有了变化,日军在淞沪战场伤亡人数上升到1,2334名,而华北战场为8562名。到10月23日,淞沪战场日军已伤亡2,5323名,大大超过华北战场的损失。
淞沪会战已进展二月余, ... 是否一度有停战之意图? 本来,蒋介石便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及“国际公正人士”出面调处中日...,制止中日战争。他在上海发动全面抗日的目的之一即是为了将英美诸国牵入远东战事,使列强不能够对中日战争袖手旁观。还在等待九国公约会议召开之前,10月25日,国民...国防会议召开秘密会议,对目前状况下能否对日停战进行了分析。
淞沪会战开始之后,长谷川清为何接二连三向日本国内发求援电? 战斗开始后,我八十八、八十七师官兵向日军发起全线攻击,激战整日。15日我方暂停了全线攻击,使防守丰田纱厂的日海军特别陆战队第一中队乘机撤回司令部。此后,原驻节于“出云号”的日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为保命也移驻他舰。>长谷川清>在中国军队猛烈攻击下,长谷川清在16日向国内连发二通求援电:“我陆战队数日来全体坚守战线,虽士气极为旺盛,但以寡敌众,连续奋战,持续一周实感极为困难。因此,一日也不能等待动员……”
根据日特种情报 ... 的情报,日方在淞沪地区有何进一步行动? 侵华战争初期,日军有6个师团的兵力在华北,华北是日军的战略重点。日本军部没有料到蒋介石会在淞沪地区打一场大战,同时也低估了淞沪战役的艰巨性,其投入淞沪战场的兵力仅有2个师团。从8月13日至9月9日,日第三师团已战死589人,负伤1593人,日第十一师团战死616人,负伤1336人。9月5日,日海军宣布封锁中国东...岸,中国与外界的海上交通被切断。
国军在淞沪会战撤退中为何出现了一片混乱的局面? 至当晚,中国军队已陷入三面被围的局面,全面后撤已刻不容缓。>张发奎>由于中国军队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且当时通讯手段落后,右翼部队接令时已是11月9日,陷入混乱之中的部队已很难掌控,尚未接令撤退的部队也望风而逃,根本无人遵令逐次掩护以占领阵地,从而形成了官兵失散一片混乱的大溃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