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军在淞沪会战撤退中为何出现了一片混乱的局面?

11月8日,日军第十军主力部队在得胜港、米市渡等处开始渡过黄浦江,其后续部队第一一四师及军直属部队也开始源源不断地向金山集中,日军在攻占金山、松江后,兵锋直指青浦,同时,上海派遣军从苏州河一线北上,向虹桥、黄渡一线中国军队发起攻击,支援第十军作战。至当晚,中国军队已陷入三面被围的局面,全面后撤已刻不容缓。 蒋介石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第三战区部队全线从上海撤退,向后方既定国防线转移。9日起,我军60多个师部队开始由东向西撤退。第三战区拟定了撤退计划,规定左翼集团军西撤至吴福线,右翼集团军撤至乍平嘉线,两大集团军在苏嘉线集结,准备将日军阻挡于常熟、苏州、嘉兴一线。同时,以一部主力部队后移至锡澄线,再作抗击。第三战区的撤退计划和在吴福线、乍平嘉线的防卫作战计划,可以说是国民 ... 在京沪杭地区抗击日军侵略构想的充分体现,但由于撤退之前未有充分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因此,该计划大部分都未能实现,几十万大军随即陷入一场大溃退。 >张发奎回忆说:“我仍基于上级的指示而下达三个集团的撤退令,以完成我的手续,而我命令中的各种规定,恐怕没有办法实施,因为各部队已早于我的命令下达之前而自动开始退却了。……部队已陷于极度紊乱状态,各级司令部已很难掌握其部队了。” >张发奎 >由于中国军队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且当时通讯手段落后,右翼部队接令时已是11月9日,陷入混乱之中的部队已很难掌控,尚未接令撤退的部队也望风而逃,根本无人遵令逐次掩护以占领阵地,从而形成了官兵失散一片混乱的大溃退局面。 >国军撤退 >由于撤退令并未规定各部队的撤退道路及撤退时间,几十万大军蜂拥而逃,仅有的几条公路被部队堵塞,上有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下有日军的不断追击,这种撤退其后果可想而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团第九连代理连长李纂超回忆部队撤退时的情形说:“到达苏州河上的黄渡大桥时,天已破晓,大部队涌向一个点,混乱无法形容。同时桥头已敷设地雷,桥身已遭到敌机破坏,尤其意外的是,由松江、青浦方面突入的敌挺进队,已用火力封锁了该桥,有意让我军自投虎口。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大家无暇深思熟虑,但求在敌机开始活动之前,迅速通过,原来的后援序列,再也无法维持。因此,通过大桥时,争先恐后,以致许多重火器和人掉到河里去。我连通过时,采取了前后战士紧拉腰皮带的办法,依靠人墙的掩护,才未遭受重大的伤亡。通过后清点人数,100多人仅幸存70余名。” >第三战区各部队开始后撤时,日海军陆战队及上海派遣军立即占领了上海市区,至11月12日,上海地区全部被日军占领,原在沪西地区守备的中国军队也撤离了淞沪地区。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国军在淞沪会战撤退中为何出现了一片混乱的局面?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出身日本军校,抗战时中国重要的智囊,多次看穿日军动向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2. 网络版八佰在线看!《夺命狙击》血战淞沪守土卫国

    此战中,中国空军主力损失过半,海军主力全军覆没。而这一惨烈的历史事件也被改编为电影,其中之一便是《八佰》,不过暂时还未上映,另一部则是在优酷电影已经上映的《夺命狙击》;影片便是以淞沪会战为大背景,原第九军八十八师狙击手杨浩天在战场上身受重伤被人救起,仅凭一人也要誓死抗日的故事。期待《八佰》的朋友不妨先来看看这部《夺命狙击》,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3. 孟烦了说得对,日军的战术就是炮兵轰步兵冲,就这么机械呆板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烦了总结过日军的战术风格,炮兵轰,步兵冲,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不动了,炮兵再轰,炮兵轰完步兵接着冲。等到天明,再开始新一天的炮兵轰、步兵冲,如此循环往复,淞沪会战就这么打了三个月,从8月中旬,一直打到11月上旬。这个原因就很简单了,因为国军比日军更愚蠢,打法更机械呆板,更没有技术含量。

  4. 解析!淞沪会战国军的损失为何如此惨重?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日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不过,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此战国军在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同时,自身的损失则更为惨重!而在1937年11月5日,何应钦在南京召开的国防最高会议的报告中宣布,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已达187200人;另外,1937年11月5日至12月2日的后撤途中,伤亡约为10万人,两项合计接近30万人。淞沪战场上国军为数不多的重型火炮二、淞沪战场的地形不利于国军的防御作战。

  5. 历史上的今天11月12日 淞沪会战结束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在77年前的今天,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1937年11月1日至4日,日军第3、第9、第101师向上海南翔至曹家渡地区连续猛攻。5日拂晓,日军3个师团在杭州湾登陆,切断沪宁线,对中国守军实行迂回包围,中国军队被迫于9日撤出上海。12日,日军占领上海,上海市区失陷。淞沪抗战历时3个多月,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共投入12个师团及侮空军、特种兵部队30余万人的兵力。

  6.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形势图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淞沪守军浴血奋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20日,南京国民.........会成立第三战区。9月1日,日军以第11师团、第3师团各一部从狮子林和吴淞两面夹击宝山,战至10日,将两块登陆场连成一片。

  7. 抗战时期滇军有多强?10万人没一个叛徒

    抗战时期,我国还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国府中央并未实质上控制各个地方的派系军阀。滇军的前身是清末的云南新军。>>淞沪会战时,王甲本率滇军第90师开赴上海作战。>滇军拥有全军最强大的捷克式机枪,十分擅长到机关枪阵,王甲本身先士卒,亲自在枪林弹雨中找好位置部署了十多个机枪位。>>整个抗战八年,来自祖国西南边陲的滇军将士们,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牺牲了十万士兵,从未出一个汉奸、伪军和叛徒!

  8. 淞沪会战三万中国军队吃不掉三千日军陆战队真相

    万炮齐发“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兵力经过增援已达4232人,同时还有装甲车、山炮、重炮支援。遭到日本海军疯狂炮击的中国军队损失极大,同时日本海军大批增援部队纷纷登陆上海。15日,第八战队士兵登陆、16日第三水雷战队士兵登陆,截至8月20日有4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登陆上海支援作战。

  9. 为了扩大淞沪会战,日本军队将战略的重心转移向何处?

    至此,日军在华东战场之兵力共有2个军9个师团又2个独立旅团,共30余万人,大大超过华北战场2个军7个师团之兵力。第四舰队以连云港以南之中国海域为作战区域,协同第十军登陆作战。所以,其作战计划仍然获得了参谋本部的默许。中日双方战斗中当大场镇中日两军激烈交战之时,日军十分迫切地需要第十军的增援,但因日本国内部队集结以及运输和天气的原因,第十军登陆时间一直无法确定。

  10. 沪宁之间国军有苦心经营的数道防线,但为何在淞沪会战中还是迅速节节败退?

    第三路日军由太湖南岸、京杭国道,再经苏皖边境,包抄南京,截断中国军的退路。薛岳中国军队的溃退此时尚未终止,但速度已有所降低。日军兵锋直指南京。

随机推荐

  1. 二十一条名词解释 二十一条内容

    二十一条顾名思义就是有二十一个条款,这些条款总共可以分成五个部分。二十一条名词解释“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的秘密条款。但须注意的是,“二十一条”不能等同于《中日民四条约》。二十一条内容“二十一条”要求的内容共分五部分。

  2. 早晨起来,有3种水不宜马上喝!养生达人都知道

    3、蜂蜜水和饮品蜂蜜水、碳酸饮料或者牛奶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糖分,在经过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清除残留在身体里面的垃圾,而且不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也不能达到排毒的功效。

  3. 【厘捐】的意思是什么?【厘捐】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厘捐」在《汉语大词典》第14389页第10卷422厘捐又称厘金、厘金税。晚清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

  4. 下面是如何让撒哈拉沙漠再次变绿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利比亚,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沙漠,但是如果大规模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厂在那里建立工厂,它的一部分可以变成绿色。但这项研究是最早模拟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对撒哈拉沙漠的影响的研究之一,同时考虑到种植绿色植物和树木将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李开复说,他是马里兰大学大气和海洋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5. 怀孕去打胎

    周公解梦怀孕去打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去打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噬脐莫及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ìqímòjí【解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出处】《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例子】【相关】百度“噬脐莫及”

  7. 中西礼仪争端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以往几次中外礼仪之争,基本上是清廷以主位的身份提出清帝接见外国使臣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和礼仪细节,多少带有以上驭下的色彩。各国使臣虽可表示不同意见,甚至予以抵拒或部分变更,但基本上处于客卿地位,基本上是在清廷划定的礼仪范围内的争辩。这次礼仪之争,则由各国公使对渴见清帝的地点、方式,礼仪各节,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8. 褐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褐”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褐衣蔬食——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

  9. ... 空间伤感心情短语签名-感人的情话

    .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生活只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世界上有一种最珍贵的东西叫情感,而它的不足之处就是不仅需要维护,更需要不停的去填充、供给。世上本无快乐不快乐,快乐是人造出来的。

  10. 东汉皇帝汉章帝刘炟去世

    88年4月9日,汉章帝刘炟去世。汉章帝刘炟,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刘炟生于建武中元二年(57年),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母为贾贵人。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初六日,汉明帝去世,刘炟即皇帝位,时年十九岁,是为汉章帝,尊嫡母皇后马氏为皇太后。网络配图章和二年(88年)二月三十日,刘炟在章德前殿去世,时年三十一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遗诏不起寝庙,一概依照安葬汉明帝的制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