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试谈德化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

试谈德化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青花瓷器的...与装饰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开创了德化窑瓷器发展的新纪元,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由此可见德化青花瓷产销之兴旺和繁荣。德化青花瓷器的题材有人物纹饰、自然景观、动物图案、植物图饰等。德化青花瓷器“以白见长”的装饰表现特征,充分地显示出了德化青花瓷器独特的艺

邛窑精美瓷器解密与赏析

邛窑精美瓷器解密与赏析一、曾经的浩劫民国初建,伴随着清帝国的垮台,满清贵族的衰落,明清官窑瓷器散失民间。据此完全可以这样认定:邛窑鼎盛时期的精细瓷器,完全可以与全国同期各个瓷窑所烧制的精美瓷器平分秋色!这里,笔者不妨提供几张邛窑精美瓷器照片,供读者鉴赏。

清《无双谱》 画传与“无双谱”瓷器

清《无双谱》画传与“无双谱”瓷器金古良与《无双谱》《无双谱》是一本以绘画形式为主,结合诗文来介绍历史人物的书籍,有人物肖像、生平简介文字以及作者对所绘人物的诗评。《无双谱》版画刻本镌刻者朱圭是康熙时期的御殿刻工,精美的刻工使《无双谱》成为清初浙派版画的力作。由于刻工精美,人物传神,加上名人效应,《无双谱》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无双谱》中许多人是英雄无双、高尚无双,还有一些人却是妖媚无双、奸佞无双。

青花瓷与国画韵

青花山水瓷画与中国水墨画以笔和墨写意,表现的特点反映着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艺术思维方式,表明了中国人以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方式对世界的把握。青花瓷的绘制类似与作画,其笔势、构图、气韵、神采等等颇似中国画,烧制出的效果也有国画的特点。青花山水瓷画,讲究“水路均匀”。它色泽青白相问,显得格调和谐,意味隽永,使瓷器与中国绘画得到了有机结合,结束了瓷器中单一的“仿玉类银”的局面。

从瓷器的装烧工艺谈瓷器鉴定

从瓷器的装烧工艺谈瓷器鉴定我国的制瓷史上,窑具种类丰富多样,历代瓷器装烧工艺风格独具特色,时代特征比较明显。本文将从瓷器上遗留的痕迹入手,去获得一个较完整的时代依据,从而为瓷器的鉴定提供一条新途径,弥补传统目测法在瓷器鉴定中的不足。除上所述,使用明火叠烧法烧造的瓷器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釉不及底”,这是为了防止在烧瓷时流釉而粘连器物和窑具,降低废品的烧成。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烧于公元14世纪的元代景德镇,这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古雅幽蓝,雅俗共赏。60多年来,世人对元青花瓷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上海博物馆在十年前就有举办元青花瓷器大展的意愿。这是一个集国内外众多机构元青花瓷器收藏之大成的综合展览,展览包括来自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文博、考古机构和本馆的收藏,参展机构30余家,总数90余件。

无风波处便为家——邂逅“喻春”

那幽然的画境,你仿佛进入了唐人“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的境界,那句题画诗句是“无风波处便为家”,我好喜欢这个句子!他转身张罗,一边铺纸,一边念咏着“无风波处便为家”。他拿起笔,很简约流畅地挥洒,一幅水墨山水就完成了,题款当然是“无风波处便为家”,还特地将我和妻子的名字题写在了画上。我很幸运,有父亲的关爱,又邂逅了“喻春”。

元代影青釉广寒宫瓷枕工艺特点

元代影青釉广寒宫瓷枕工艺特点瓷枕,是我国古代瓷器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种类,它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元代广寒宫瓷枕1973年8月出土于大同市城西五里店,为国内罕见的景德镇窑艺术珍品川,它是元代社会生产发展状况和历史风貌的反映,体现了元代陶瓷工艺的辉煌成就。

随形赋彩 饮和食德——漫说浅绛彩温锅收藏

随形赋彩饮和食德——漫说浅绛彩温锅收藏创烧于晚清同光时期瓷都景德镇的浅绛彩瓷器,因其独特魅力自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藏界的青睐。我本人先后收藏过约20件浅绛彩温锅,目前尚存数件。今不揣粗鄙,与同好共同说说浅绛彩温锅收藏的心得。不久前,我在雅昌艺术论坛近代民国版上发出了一个回顾自己浅绛彩温锅收藏的帖子,没想到网友反应热烈,至今浏览量近万次。浅绛卧龙兄慧眼独具,近年来其浅绛彩温锅收藏已渐成系列,蔚为壮观。

锔器收藏浅谈

锔器收藏浅谈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根据这个解释可以理解为:凡是用锔子连合的破裂器物,都可以称之为锔器。当地的一家中文报纸听说后即向笔者约稿,先后用两个半版刊登了笔者介绍国内锔器收藏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