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释迦牟尼佛与达摩祖师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前485),原名悉达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是卡皮拉瓦斯图的一位国王之子,如今皮拉瓦斯图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北部城市。释迦是古代天竺国的一个民族,牟尼是对出家修行者的尊称。达摩祖师是...

入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

  7——9世纪末,新罗与唐佛教交流频繁。7世纪初入唐求法的新罗僧侣,参与玄奘法师领衔的佛经翻译,对佛教宗派的发展、教义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8——9世纪来华的新罗僧侣,有些将唐朝作为中转站,前往印度求法取经,有些跟随中国...

达摩祖师介绍:释迦牟尼和达摩祖师是怎样的关系?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印度),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来中国。达摩祖师,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通称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或初祖菩提...

舍弃贪欲,自我解脱

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道:“请师父为我安心。”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三祖僧璨求教:“如何才能解除束缚?”僧璨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第四祖——道信。

顿悟渐修与鱼兔筌蹄

渐修论在中土佛教修行观中居次要地位。最后,作者指出这种修行...与中国古代不生逻辑分析习惯于直观体会的思惟...有关,即所谓[得鱼忘筌]、[得兔忘蹄]。顿悟思想始自竺道生,这种说法只是在特定意义上才是对的。故在竺道生看来,支、安等师之顿悟义,仍属渐悟非顿悟。]意谓既行无生,则超乎言象,此犹鱼兔既得,筌蹄可弃。

访洋禅师——瑞典禅僧明契的故事

访洋禅师——瑞典禅僧明契的故事王丽心两届的生活禅夏令营中遇到了一个洋沙弥尼,分外耀眼,因为语言不通,总没有交流的机缘。夏令营又相逢于柏林禅寺,宴坐餐厅,明海法师陪伴相座,借此,希望了解些洋僧的故事,对方欣然同意,于此,明海法师安排才有与洋禅师的对话录。现场翻译是生活禅夏令营的志愿义工——赵菁女士,采访地点是:明契下榻于柏林禅寺“寮房”。皈依了三宝,随后返回瑞典,传播中国禅宗文化。

什么是禅宗(上)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用参究...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相传为菩提达摩创立,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时称"南能北秀"。

什么是禅宗(下)

所以达摩在禅宗史上,可说是沟通中印思想的一座桥梁。他们一再的提醒学生,冥想和思索,都会失去了禅的精神。以笔者的看法,禅宗的形成最早是受到大乘佛学的推动,否则单靠老庄等道家思想的复兴,实不足以构成禅宗那种生龙活虎般的精神。如果这种说法不错,那么庄子的根本精神是禅的核心。落千丈有一次,有人问女偊,为什么他年纪那么大了,但容貌还是嫩得像小孩一样,女偊告诉他这是得了道的功效。

顿悟对推理的可悲胜利——詹何度牛

顿悟对推理的可悲胜利——詹何度牛张远山智者詹何闲坐室内,弟子随侍在侧。这正是韩非的才能足以惑众的地方——很少有人注意到韩非实际上把詹何故意丑化了。然而这种“顿悟”如果真有某种准确性,一定是由不自觉的潜推理所保证的。然而反推理的禅宗式顿悟思维对中国文化却是雪上加霜的致命一击,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少有中国人对推理严密的纯理论着作感兴趣。

禅宗故事:怕人笑与盼人笑

一日,守端禅师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相对而坐。师听毕,哈哈大笑,随即起身离去。守端愣了半天,心想:师父听了自己的诗句怎么哈哈大笑?由于百思不得其解,守端彻夜难眠。守端大惊,连忙问:这是为什么,请师父开示。守端听罢,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