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甚么是佛法 (沈家桢博士着)

甚么是佛法沈家桢博士着—美国佛教会演讲词前言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怎样才是佛人类思想的病态怎样消灭病态随时随地可修的...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朝代,很少有超过一千年以上的统治时间,中国的周朝,号称是一个极长的朝代,前后一共也不过八百多年;罗马帝国,在东西分裂以前,统一的时期,也不过五百年左右。

废戒规直心见性创禅宗——《坛经》

因此,人人皆有佛性,仅仅是具备了成佛的可能。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觉悟起来,把妄念的浮云吹散。如何才能觉悟起来,把妄念的浮云吹散呢?《坛经》认为这并不难,不需要经过长期修行逐渐觉悟,只要瞬间豁然开朗、顿开茅塞,一下子觉悟,即顿悟,就可以了。它说,佛法本来是没有渐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画~三画)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一画二画三画一画(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刹就是国土的意思,通常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称为一刹。谓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同时具足的意思,这是天台宗的观法。释迦佛一代的教化。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一行三昧的简称。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x100x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一佛土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讲)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有三千多年了,所以佛法可以说很多在目前社会上,因为时间隔得远,就显得是是而非,或者是甚至于积非成是。所以佛说因已经造了,一切众生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都有,没有一个众生不具足,所以佛才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话也不是假的。你出不了六道轮回,那么你行的这些善,真的是善心善行,你得三善道的果报。

五百罗汉系列—第256尊-不动义尊者

第贰佰伍拾陆尊--不动义尊者不动义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不动义,性虚空十义之一,谓真如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之意。意,即是心在对事物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的思考。不动意,即意不动,即入于禅定,心如止水。这里意仍指意力,即求不觉之意志、毅力,《无量寿经》净影疏云:“求佛之心,名为意力。”尊者求佛之心坚固不动,以禅定为修行途径,常使意志定于一处,任何外物皆不能动。

第一篇 佛 1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

第一篇佛001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一路上,那位老师一直不停地诽谤佛陀,也诽谤佛法与比丘们,而他的徒弟却一直与他唱反调,不断地称赞佛陀、佛法与比丘们。于是,比丘们将他们议论的原委,告诉了佛陀。

佛陀法语[一日一则](二)

五月五月一日认真的人持有信心,不多疑。认真的人精力充沛,不懒惰。认真的人稳定专注,不会散乱。认真的人清楚了解,不混乱。认真的人智慧高强,不愚昧。你具备了这五种素质后,还应培育另六种素质。

作为佛陀的弟子,此生该如何!

缅甸上个世纪最伟大的阿罗汉玛哈希长老曾经这么告诉他的弟子们:"如果你们得到了此世的人身,那你们应该努力,至少在这一生中证达初果.不然你就可能空获了在轮回中难得的人生.也白遇见了佛教."佛陀曾经告诉弟子,在轮回中得到人身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他这样问弟子:"设想大地被水覆盖了,有一人将一副穿有一个洞的牛轭抛入水中。因为你在生之时已经成为恶趣者.以恶及烦恼污染其心,那怎么还有机会获得善趣和解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