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没听到 洞山禅师听后,回头吩咐弟子道:“特别做一些好饭菜供养这个人。”青林禅师听后拂袖而出。有一天,青林禅师向洞山禅师辞行,洞山禅师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于是洞山禅师亲自送青林禅师走出山门。青林禅师跪下说道:“你说的弟子没有听到,你没有说的,弟子都听到了。”别人明明说了的话,他说没有听到,别人没有说的,他却说他听到了,禅师没有说谎,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禅境。
砍下自己的头 砍下自己的头>有一次,龙牙禅师对德山禅师道:“假如我现在手中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准备要砍下您的头时,不知您有何感想?”龙牙禅师最初起意,要砍下德山禅师的头,这是从自我出发,没有忘记对方,而洞山良价禅师却提醒龙牙禅师,要砍下自己的头,以便斩断自我的执着。这绝对不是空无的幻想,从自己把自己斩下的头拿给人看,这就是禅的空诸所有,但不否定所有。
一切随它去吧 一切随它去吧>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二人正面面相觑,日照禅师又喃喃地说了一句:“一切随它去吧!”本来,香樟也好,牛樟也好,树都有个名字,但是一计较、一争执,这棵本来很平静的树就不免暗暗叫苦——为了它,世间有了...。无聊的争执只会扰乱世界,人要放弃固执,不如跟随日照禅师的一句话:“一切随它去吧!”
你想获取‘魅力’吗? 你想在你生活的群体中获得高度‘魅力’吗?于是,她就利用一次上庙宇烧香的机会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陀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具有魅力的人了。”随后不久,该女子便受到邻里眷属们的称赞和传扬,被夸耀为‘最具魅力的女子’了。
古镜未磨——禅门公案(七)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古镜有否磨过,有道禅师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此古镜喻我们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减,本自朗照,何能分别未磨已磨。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有道禅师未能认识如古镜之自性,难怪吃不到茶。
珍惜福报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忽然水面上漂来一片青青的菜叶,雪峰禅师一看,心中不悦,向同伴表示不愿意到那户人家投宿,因为他不惜福爱物,这种人大胆粗心,微妙的佛法是流不进他的心田,不值得我们去度化。雪峰禅师感动他对一片菜叶都这么珍爱宝贵,于是欢喜地前往投宿,并且为这户人家讲说禅心妙义。一生的困乏亨通,点点滴滴都是有因有缘的,当怨尤果报时,应当思维,昨日种下的因缘。
黑龙舍地建潭柘寺 黑龙见华严禅师忠厚老诚,认为这些僧人只不过是些“饿不死的僧,冻不死的葱”罢了,想要我的地盘,没门儿。再说这黑龙一向傲慢,目中无人,见禅师拦住它去路,就又戏弄说:“行呀,我也是积德行善的人,就舍你一块宝地,让你老朽盖—大寺。”全国僧人聚会时,唯潭柘寺的和尚衣着最为美观。华严禅师是潭柘寺的开山祖师,他的身骨存于寺内舍利塔,这座洁白的宝塔,经千年而常新。
吃茶去——禅门公案(一)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这个禅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佛教故事:行人莫与路为仇 慈明禅师反问道:“你认为这是责...吗?”惠南禅师在言下,忽然大悟,就作了一首偈:“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文殊菩萨的故事:指出衣珠—无著禅师 文殊菩萨的故事:指出衣珠—无著禅师唐朝时,有位无著禅师,是永嘉董氏之子。说完这首偈之后就叫童子送无著出门。仿徨久久,忽然看见天空中祥云密布,云层上现出了圆光,像镜子似的悬挂着,仿佛有很多菩萨的影子隐隐约约的映现在圆光之内,并且映现出藻瓶锡杖、莲花师子的形状,这时他真是悲喜交集,不能自制。无著禅师最终在金刚窟前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