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嫗施豆 國王見到食器中竟有大豆,怒而斥責廚兵:「為什麼以此粗陋的食物來供養三寶?」佛陀告訴國王:「這不是廚兵的過錯,而是齋會場外有一位貧窮老嫗,她聽說國王設無遮法會,寧可挨餓將僅有的食糧用來布施,卻被侍衛擋在門外。所以我用神通力,讓每個人都可得她的供養,成就她布施供養的福德。大王,這老嫗供養的雖然微少,但所得的福德實在是多於國王啊!」國王不明瞭其中的道理,於是乞請佛陀開示。
勤修福德 無有疲厭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宣說法要,波斯匿王和大臣們聽了非常法喜,於是祈請世尊及比丘們接受三個月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供養。為佛弟子當學佛廣結善緣,累積福德資糧,有如船舶渡越大海,飲食俱備,不虞匱乏,方能度越生死苦海,享究竟安樂。
佛陀故事会:摩耶夫人 久远缘深为育佛陀来人间 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迦毗罗卫的净饭王要求,准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摩耶夫人诞生了释迦世尊之后,便从天臂城的蓝毗尼园,与新生的王子,一同被迎回了祖国迦毗罗卫城的王宫。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
摩耶夫人与佛陀的母子因缘 久远缘深为育佛陀来人间 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摩耶夫人诞生了释迦世尊之后,便从天臂城的蓝毗尼园,与新生的王子,一同被迎回了祖国迦毗罗卫城的王宫。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摩耶夫人来到佛涅槃处,求佛再留半偈佛法,释尊的色身虽已安置在金棺之中,仍然开棺显现于佛母之前,
孤苦老妇一碗大豆供佛遭阻挡 却发生惊人一幕 一位贫穷孤苦的老婆婆,手捧着她刚乞讨得到的大豆,恭敬地来到国王所设的无遮法会会场,却被国王的侍卫挡在场外。慈悲的佛陀知道了老婆婆布施的恭敬心,乃运用神通力,变化出无量的大豆,放在斋会中所有人的食器内,让每个人都可得到老婆婆的供养。国王见到食器中竟有大豆,怒而斥责厨兵:“为什么以此粗陋的食物来供养三宝?”国王不明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乞请佛陀开示。
无福之施 无福之施世人多善恶不分,邪正莫辨,总以为凡是布施都是可感福报的。施刀之事,善恶不明,所以谓之无福。凡是毒都有伤身害命的危险,在受施者尚未做出犯罪的行为,施毒无福;当受施人以毒行恶,施者和受施的人,两皆有罪。如是性野的牛,自己尚不能役使,何况施与他人,反有伤害人命之虞,故施野牛无福。故佛陀曾说「建造神祠」是完全无福的愚痴行为。
是什么? 云居禅师在洞山良介禅师处结一草庵,独自专修,有一次连着十天都没有至斋堂用餐,洞山禅师非常关心,也非常奇怪,就特地召见他问道:“这些天你怎么没有赴斋?”洞山听后,很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以为你是个修行的禅人,原来只是个执着世间福德的庸俗之辈!明天再见吧!”到了第二天,云居禅师依言拜见洞天禅师,洞山大声的呼唤云居的名字,他恭谨地回应。
放生------从福德到功德 而放生确实是念佛的第一助行,下手容易,福德也高。不断的放,福德能破疑心,能感应善报,彻底破掉疑心。这些都是福德大了,或者功德开始显露的表现。生气破功德,那是福德小,真有功德一定有慈悲,绝对不会生气。也知道放生念佛积累福分,比较愿意做。但是不能得到功德。会议那天放生,因为放的大,所以信心足,知道自己有大功德,放得欢喜心也强。
妙音龙多加参(阿秋)仁波切开示----放生之甚深含义 为正法重兴于世,奠定了最为稳固的基础。由于阿秋法王及其诸大弟子,是末世中稀有的实修派大德,这些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和佛的化身,住世的目的即在住持佛陀的正法,回向中以阿秋法王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乃至世出世间一切大善知识,其稀有殊胜的弟子之首普扎上师和阿耸上师等代表辅助一切佛及大善知识承办一切利生事业的佛前的大弟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