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网上展馆] 清风画韵--明清扇面赏析

[网上展馆]清风画韵--明清扇面赏析明陈洪绶花卉草丛扇面高16.6厘米横52.7厘米明文徵明兰花图纵17厘米,横50.9厘米。明清两代,折扇的广泛运用、帝王对扇面的钟爱、文人雅士的乐于赏玩等诸多因素促使了扇面艺术得到繁荣与发展。无论是国库庋藏还是私家收藏,存世的扇画作品也以折扇和团扇为主,这些扇面艺术贯穿了整个明清绘画史,为研究明清绘画的时代风格及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信息资料。

[网上展馆] 中国传统仕女画得失谈

从现有的战国楚墓出土的《夔凤人物图》、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帛画来看,仕女画似乎是伴随着绘画形式的出现而一并出现的。至唐宋时期,仕女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才逐步形成并趋成熟。五代时期,仕女画进一步发展。可见,仕女画到十世纪已在逐渐改变之中。但总体说来,包括仕女画在内的人物画此时已日暮途遥、力不从心了。

[名家名品] 元初画家钱选

[名家名品]元初画家钱选元钱选扶醉图(局部)纵28厘米横49.5厘米元钱选招凉仁女图纵22.4cm横21.7cm元钱选桃枝松鼠图纵26.3厘米横44.3厘米元钱选崖阿琪树图纵66.6厘米横27.5厘米元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元钱选来禽栀子图(局部)元钱选梨花图元钱选杨贵妃上马图纵29.5厘米横117厘米元钱选归去来辞图元钱选八花图(局部)纵29.4厘米横333.9厘米元代绘画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大体上可分为前期启导和中后期发展并形成时代风貌两个阶段。

[名家名品] 李可染及其牧牛图

[名家名品]李可染及其牧牛图近现代李可染童子牧牛图纵60厘米,横37厘米。在李可染的众多作品中,那些饶有田园诗味的牧牛图,尤其深受人们的喜爱。李可染的牧牛图凝聚了他半个世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李可染画牧牛图始于1940年。1942年秋,李可染的牧牛图首次在重庆举办的当代画家联展中亮相,观者好评如潮。李可染一生所作牧牛图无法统计,它们以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大奇观。

[名家名品] 南宋名家——马远

[名家名品]南宋名家——马远宋马远山径漫步图26.2×19.5厘米宋马远梅花书屋166×75厘米宋马远山水人物200×89厘米宋马远松下观月图宋马远春景山水图宋马远王羲之玩鹅图纵115.9厘米横52.4厘米宋马远王弘送酒图页纵25.7厘米、横28.5厘米。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记载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

[网上展馆] 岭南三杰之——高剑父

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和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了“岭南画派”,而其创始者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则被并称为“岭南三杰”。通过与二者交往,高剑父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接受了外国艺术的滋养,从而初步奠定了他改革传统中国画的志向和决心。抗战前,高剑父在广州设立“春睡画院”,培养了不少美术人才。明显地表现出高剑父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网上展馆] 谢稚柳作品欣赏

[网上展馆]谢稚柳作品欣赏近现代谢稚柳夏山雨霁图纵57厘米,横55.8厘米。近现代谢稚柳芙蓉小鸟纵90.3厘米,横78.8厘米。近现代谢稚柳山林草亭图纵40.2厘米,横90.2厘米。近现代谢稚柳红霞万朵近现代谢稚柳柳塘归雁纵68.6厘米,横45.6厘米。曾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竹篱图》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莲塘(脊鸟)鹆》、《茶花山鹊》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

[名家名品] 清“四僧”之一——髡残

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石涛、宏仁、髡残、八大山人。俗姓刘,自幼喜画,明亡后抗清失败,落发为僧,云游各地。43岁定居南京,卒于南京。为人刚直不阿,颇受当时名士钦佩,多与之交谊。髡残在清初画坛,与石涛并称“二石”,与程正揆并称“二谿”。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髡残对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着深刻的领会和观察,最后落脚在南京牛首山幽栖寺。

[名家名品] 文征明的书画及其市场

[名家名品]文征明的书画及其市场明文徵明行书诗卷34×996.4厘米明文徵明自书杂咏25.6×258厘米明文徵明山水册页纵27.4、横14.9厘米明文徵明月夜观玉兰明文徵明草书书法尺牍之六明文徵明楷书书法尺牍之二明文徵明行书轴纵131.5cm、横63.5cm。文师吴宽,画习沈周,书学李应祯,此三人皆一代名流,文征明从师于他们,在诗文书画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征明的求仕之途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在书法史与画史上,文征明均占有重要的位置。

[网上展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作品欣赏(一)

[网上展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作品欣赏(一)本期网上展馆栏目将介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的作品欣赏!吴锦华,男,1954年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大专学历。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总工美术师,瓷画研究中心主任(现退休)。在这个市场经济高效运转的环境中,《五代伟人像》在创作时间上也绝对是一项浩瀚的工程,它是吴锦华大师历时五年精心绘制才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