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民间年画木雕版(下)

民间年画木雕版(下)中国民间绘画源远流长,画工生活在民间,表现民间喜闻乐见的事,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由明代至清代,木雕版画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面广,木版年画在清代咸同时期,出现空前发达。版画主要在民间流行发展,出现许许多多优秀木刻版画。木版年画在宋代称“纸画”,至明代逐渐普遍,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记,明代雕版发达促使年画发展。

皇家藏品: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说到苏州的艺品,人们大多想到的是苏绣,但要问苏州手工艺品中的巅峰之作,那非缂丝莫属了。苏州缂丝织造技历史渊源苏州缂丝高雅、细腻、精美、富丽。

香风轻拂紫藤花

香风轻拂紫藤花春天到了,紫藤花如一串串风铃挂在春风里,紫中带蓝,娇美若云霞。人们把这颗树与树上的紫藤当成两个人至死不渝的爱情象征,于是也就有了紫藤花的花浯“迷人的恋情,深深的思念”。古往今来,多少画家、诗人,都以紫藤花为主题,创作出无数美妙的作品。将紫藤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紫藤似随风飘摆,花叶皆有动势,藤花烂漫。这里选录《紫藤》一幅,从中可见画家对花鸟刻画的细致工整,绘画风格的清新动人。

万里长江万里情——明代文人画家陈沂及其《

万里长江万里情——明代文人画家陈沂及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川大山,古往今来一直倍受许多士子才人的追求与向往。从观山看水到图画山川,中国传统山水画更多地赋予描绘对象以主观意尚和人生旨趣,可谓是一种富有哲理和人格化的绘画艺术。历史上文人、画家,送别戚友时诗画咏叹不绝,曾经留下不少的逸闻轶事。明代中叶文人陈沂创作的《龙江晓饯图》画卷(纸本设色,画芯纵26.2厘米,横185.7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

艺苑珍赏说诗笺——《旧京残笺(册)》收藏

艺苑珍赏说诗笺——《旧京残笺(册)》收藏诗笺,是文人吟咏作札的专用笺纸。它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版画史、印刷史的重要文献和我国木刻彩版艺术中的瑰宝。时至上世纪初,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在北京重新盛行。当时京城的南纸店如淳青阁、松华斋、荣宝斋、静文斋等,均刻印诗笺出售,并可定制。诗涛笺虽以画稿为主,但刊印亦贵精良。两人对传统版画同有爱好,喜爱搜集木刻版画。

浑厚清逸 苍劲豪迈——清方琮《仿黄公望山

浑厚清逸苍劲豪迈——清方琮《仿黄公望山方琮,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其姓名见于画史记载,如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下云“方琮,字黄山,张宗苍弟子工山水。《石渠》著录四十有八。”佚名的《读画辑略》云“方琮,字友璜,号石颠,浙江人。善山水,从学于张宗苍,笔致能相似,身得其传,供奉内廷。”据历史记载,方琮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随其师张宗苍进入内府,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仍在宫廷任职

笔法古严 沉雄浑厚——清代陈崇光《仿大痴

笔法古严沉雄浑厚——清代陈崇光《仿大痴清代中期,以“扬州八怪”为主的扬州画派,他们以大胆的创新精神,给萎糜的中国画坛注入了生机。然而清代晚期,由于盐运改道、运河失修、铁路兴起及上海开埠等原因,扬州画派逐渐为海上画派所代替。在这过程中,扬州画坛上却出现了著名画家陈崇光。他以沉雄浑厚的画风驰骋画坛数十年,使衰落的扬州画派又重现生机。陈崇光(1838—1896年),原名炤,字崇光,后改字若木、栎生,号纯

汉代漆器赏析

汉代漆器赏析漆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赤出的创造。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汉代漆器是实用和美观结合的工艺典范。汉代漆器主要有木胎和夹胎两种,也有少数为竹胎。以下介绍几件汉代漆器,供读者赏析。从现存汉代漆器的图案来看,画家是灵活地、充分地运用了对称与平衡的构图原则。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好的汉代漆器必将有宽广的升值空间。

海派翘楚 谁领 ... (续)——赵之谦、吴让

海派翘楚谁领...(续)——赵之谦、吴让《海派翘楚谁领...—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稿,我从起意到脱稿,花了好几年时间。敢于冲击正统派的陋习,风格接近崇尚汉印、皖派的吴让之。吴昌硕,作为“海派”诗文、书画、篆刻全面发展的主帅,对后起之秀,如此谦逊,实属准能可贵。此文所指“海派”以吴熙载(吴让之)为首,末提及赵之谦,与拙著《海派翘楚谁领...——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文的浅见不谋而合。

什么是界画

什么是界画界画,是中国绘画宝库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门类,是以宫室、楼台、亭阁、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尺划线的绘画,亦称“屋木画”或“宫室画”。虽然界画难工,却往往不为文人所重。其实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下古代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等交通工具,较多地保留了当时的生活原貌,其意义已突破了审美的范畴。五代的卫贤、赵德义,宋代的郭忠恕、张择端等于界画亦称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