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

老子简介_老子名言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  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

民国时期的著名文化公案:老子和孔子谁更大?

然而,在民国时期关于老子是否晚出曾是个文化公案。在他的《论<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一文中,他先是将老聃其人和老莱子、太史儋混淆起来,认为老子到底是谁,《史记》记载并不清楚。司马迁写本传时经常有附传的体例,在老子的本传中谈到老莱子即是以附传的形式出现的。一个“亦”字,明确点出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人。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不仅否认老子与孔子同时代的说法,而且考定老子在庄子之后。

八德故事(2)

李善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管怎样,也一定要保护小主人的安全。每天,李善都会讲故事给他听,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在李善的言传身教下,年少的李续也秉承了他厚道善良的品格。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结合了恩义、情义与道义,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知恩报恩的不朽典范。>八德故事—初集悌篇>温公爱兄>司马光一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当时伯康已八十岁了,而司马光也年事不小,但侍奉兄长就如同事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

中国传统文学故事之二十四孝:第二篇戏彩娱亲

《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评说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传说居住在蒙山之阳。老莱子是至孝之人,侍奉父母二亲,极尽甘美香脆的饮食。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又徐坚的《初学记》有另外记载: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在《艺文类聚》的《列女传》中还有一则记载:老莱子孝养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