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

阿含经故事选(6)

──嗏帝比丘的邪见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佛陀请人叫嗏帝比丘来当面确认,嗏帝比丘还是那样说。>二、嗏帝比丘所说的识,就是主导觉知、感受、行为、业报,也就是一般人通称的灵性、灵魂。

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随其所应未得罗汉。锦尽手为舍利弗。虽见教化度于四患。往昔过去久远世时。>吾实尔大王如圣之所闻>已堕于邪径以王远吾故>王以偈问曰。尔时仙人拨劫今舍利弗是。有一天,国王有事外出,就吩咐女儿代为供养仙人。佛告诉比丘们,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的舍利弗,国王呢就是我。

罗侯罗-密行第一

罗侯罗-密行第一人间第一幸福儿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从此,罗侯罗失去世间上父亲的疼爱。>不过,太子出家成了佛陀,父亲一变而为老师,能令后来的罗侯罗修成圣果,这也正是天下第一的父亲哩!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参加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侯罗。她想以罗侯罗为缘,或能打动佛陀的心,对她增加一些情意。

佛影免灾

佛影免灾佛在祗桓精舍广行度化。鸽子惊骇之下,飞到佛的影子中,鸽子顿感恐怖尽除,安然无声。佛走过后,舍利弗的影子印在鸽子身上,鸽子又惊骇地叫起来。佛又对舍利弗说:“你观这支鸽,它夙世因何种原因失去人身,成为鸽子的?”舍利弗入俗命智三昧,观得此鸽在八万大劫前一直是鸽子。

学舌

学舌>>从前在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翁,家里十分富有,广积金银财宝。>>摩诃罗回到寺庙,想起当天的事,觉得很懊恼,心想:“为什么舍利弗能得到那两块好布,我就得不到呢?对了!舍利弗之所以得到,是因为他念的偈语,获得富翁的欢心,富翁才给他好东西。我应该把这首偈语学来。”>>舍利弗也不知道摩诃罗想学这段偈语的真正用意,便教给他。叫出仆人,把摩诃罗打了一顿,赶出门去。>>摩诃罗一步三停,好不容易才回到庙中。

一只鸽子的八万大劫

接着,当舍利弗的身影停在鸽子身上时,鸽子又发出叫声,惶恐不安的状态完全像刚才一样。为什么在佛的身影里,鸽子无比安宁,而在舍利弗的身影里,却惊惶如故?舍利弗即刻进入宿命智的三昧,意欲观察这只鸽子的命运。

人间天:为什么佛陀提前二十年入涅槃?

当世尊把要入涅槃的信息公布出来后,舍利弗向佛陀请假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而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所有佛陀中最为特殊的一位,不只是他出生在我们生活的范围内,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位佛陀的报身只行走了八十人间岁,这个八十岁比当时的人寿要低二十岁,他的父亲净饭王还活到了九十五岁,世尊为了圆满魔王的愿提前二十年入了涅槃。

佛說骨節煩疼因緣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時,有五百位大比丘眾隨侍在側,皆是阿羅漢,六通具足,其中只有阿難比丘尚未證到阿羅漢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緣果報之理真實不虛。行者當慎護身口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佛徒

一天,他们在街上,看见一位比丘尼慢步着,他举止安详,仪态高贵。舍利弗和目犍莲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十分欢喜,立刻率领弟子追随佛陀去了。後来,二人都成为佛陀的大弟子。

火宅的故事

这时,舍利弗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啊!我如今再不会有什么疑悔,因为我已亲自在佛的面前接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成佛预记。只是这一千二百个内心已证得自在境界的弟子,过去尚在有学的前三果修习阶位上,佛常教诲他们,说佛法能帮助脱离生老病死,获得究竟涅磐的妙境。这些处在有学与无学阶段的人们,也都自认为已脱离了我见、有见与无见,声称获得了涅磐解脱。然而今天在佛的面前,聆听这从未听过的妙法,却堕入迷雾之中。大慈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