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2009年拍卖市场创出三宗最2010年能否再延续

2009年拍卖市场创出三宗最2010年能否再延续尽管2010年的“第一拍”尚无时间表,但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表现为买家和藏家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一年内,中国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三度被打破,首次出现超过一亿元的中国艺术品,且一口气儿出现了4件,致使业内惊呼“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在2009胡润百富排名榜单上,刘益谦位居176位,据悉身家达50亿人民币。赵榆分析,他认为2009年拍卖市场的火爆行情并不会终结。

中国画廊业发展态势及其评价报告

中国画廊业发展态势及其评价报告画廊业是艺术品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画廊业也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业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画廊业在面对艺术品市场深度调整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其发展的状态及其态势如何?中国画廊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规模化的发展阶段: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上)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上)古董商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商人群体,他们不仅仅在鉴定方面有特别的专长,而且大都通晓某一门类的专业知识,也有些商人原本就是世家子弟,所以亦通儒学和诗文。他矛头直指徽州的古董商人,并对这些商人表示厌恶之情。在明末清初的一二百年间,究竟有多少人在从事古董生意?我现从许多当时或后人撰写的史料、著录以及今人的研究专著中,选择几位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简略地介绍一下他们的生平事迹。

抛开数据看真相 艺术品市场另类解读(一)

抛开数据看真相艺术品市场另类解读(一)2009年艺术品市场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度过的。一级市场的画廊、博览会、古玩城以及艺术产业基地等其销售是不理想的,市场表现得清冷。尽管如此2009年艺术品市场也有值得关注和冷静分析之处。一级市场的清冷,一方面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品质不高所决定的一级市场的清冷不但表现在画廊的清冷,而且还表现在艺博会、古玩店、古玩城以及全国一些美术示范基地。

抛开数据看真相 艺术品市场另类解读(二)

抛开数据看真相艺术品市场另类解读(二)2009年拍卖业热闹非凡似乎提早进入了经济复苏期在一级市场清冷的同时,我国一些大拍卖业似乎是热气腾腾,亮点频现,高价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一,人们的收藏目光更集中于高端艺术品,且具有升值空间的。上海拍卖了1000张年轻艺术家的原创作品,以300元起拍结果全部成交,每幅作品从几百元到一、二万元不等。

捐赠之后……

近一段时间以来,“捐赠”成为美术界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捐赠,对于任何一个艺术机构来说,无疑都是极其幸运的事情。有一些艺术机构,热热闹闹地开馆或者接受捐赠之后,没有专业人员专门研究,几年甚至数十年间摆放着同样的藏品,不做整理,不作任何更换,更遑论系统的研究。后来,刘先生打算捐赠这批作品,先后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新加坡有关文化机构商榷,却因馆藏条件等客观原因,未能成功。

春拍奇观:反周期性互动

春拍奇观:反周期性互动艺术市场去年刚刚伴着横扫落叶的秋风“冷”下来,眼下却又随着2009年的春暖花开“热”了起来。资金会在有区隔的市场形成并强化上述的“反周期互动”,这是其避险逐利的本性所决定的。

拍卖赝品多潜规则多 只买不研究会当冤大头

拍卖赝品多潜规则多只买不研究会当冤大头投资艺术品不只是花钱的问题,更需要真正的品鉴。不久前,吴冠中的画作再次遭遇“李鬼”。都说拍卖中赝品多、“潜规则”多,但一时半会儿还没法改变游戏规则。据知情者说,艺术品经纪人传阅拍卖图录后,普遍认定林风眠的作品《渔获》以及《京剧人物》并非真迹。如果没有相应的功夫,稍不慎重,就会出现钱多人傻的笑话,白白当个“冤大头”。

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过30年

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过30年20世纪8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出现了经营商品画和装饰画的中小型画廊。不少人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属幼小,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大。这种思想的蔓延,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艺术品市场所应固守的价值标准及价值基础,是万万要不得的。其次是创造条件与优化环境,加强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能力建设。

书画拍卖市场乱象

书画拍卖市场乱象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大大小小的拍卖行业应运而生。初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基本是健康规范地发展着。而近几年,惟利是图,知假卖假,雇“托儿”上拍的事情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时有发生,大有蔓延之趋势。卖家为抬高其作品的价格,雇“托儿”举牌,如遇盲目跟牌者,便会破费钱财;如没有跟牌者,就自己买回。拍家呢,上拍作品对其真伪的鉴定太过草率,甚至我们怀疑拍家明知是假画,也会力挺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