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上)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上)

  古董商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商人群体,他们不仅仅在鉴定方面有特别的专长,而且大都通晓某一门类的专业知识,也有些商人原本就是世家子弟,所以亦通儒学和诗文。当他们在与士大夫和缙绅阶层交往或交易时有着一些共同的语言,亦商亦儒的双重身份并不会使人感到突兀或做作。

  由于他们在徽州有极深的人脉渊源和乡情关系,在其他地方又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所以在当时的艺术品市场中,徽州古董商人确实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当我们在阅读明末清初的许多书画著录书籍、文人士大夫的笔记日记或书画家和收藏家的鉴藏题跋时,常常会看见在当时的艺术品市场中,有许多活跃在江南一带或北方地区的古董商人们的身影。他们跋山涉水,走南闯北,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胆识以及错综的人脉网络,经营着当时一般商人较难涉足的行业——古董行业。这个行业其实在明代初期的江南地区已经有人从事了。加拿大学者卜正民在《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一书中曾经说过:“在明朝前期,只流传于极少数的精英人物中间的具有文化意韵的物品,如古董、字画,被大量地带到了道德真空地带的金钱世界。”但真正形成一定的市场效应和购售网络则是出现在晚明时期,即16世纪中晚期的嘉靖与万历年间,而尤以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

  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成为规模或者形成市场,绝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它必要具备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因素,艺术品(古董)市场更是如此。晚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的《好事家》一则中,提供了当时收藏界和古董市场的一些史料:其中有无锡安国、华夏,南京姚汝循、胡汝嘉、分宜严嵩父子、藩王朱成公兄弟、江陵张居正、苏州韩世能、嘉兴项元汴、太仓王世贞、王世懋兄弟、松江董其昌等许多收藏家,可见晚明年间,士人和权贵阶层鉴古藏古,已经蔚然成风。虽然他们都被沈氏称归入“好事家”的行列,有失公允。但他却揭露了当时古董行业的种种“劣迹”:“市贾又交构其间,至以考功法中董外迁,而东壁西园,遂成战垒。比来则徽人为政,以临邛程卓之赀,高谈宣和博古,图书画谱,钟家兄弟之伪书,米海岳之假帖,渑水燕谈之唐琴,往往珍为异宝。吴门新都诸市古董者,如幻人之化黄龙,如板桥三娘子之变驴,又如宜君县夷民改换人肢体面目。其称贵公子大富人者,日饮蒙汗药,而甘之若饴矣。”从沈德符略带尖刻挖苦的文字里,我们知道了当时艺术品收藏其实是“吴人滥觞,徽人蹈之”的基本格局。虽然沈氏对徽商不无偏见,但他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当时艺术品市场以赝卖真、价格混乱的无序状况。他矛头直指徽州的古董商人,并对这些商人表示厌恶之情。而当时在江南地区从事古董行业者确实多来自徽州(古称新安)地区。

  今安徽南部、长江以南地区古为徽州,又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县为徽州,元设徽州路。朱元璋在至正十七年占领此地改名兴安府,后又更名徽州府,领六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府治在歙县。《明史*地理志》记载:徽州在万历六年,户一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三,人口五十六万六千九百四十八。当时徽州六县中的许多名门望族,十之七八皆是宋朝时因避战乱而从中原等地迁居来的“世家大族”。其中八大家族姓氏为程、汪、吴、黄、胡、王、李、方。这些士族迁居徽州之后,既失去了政治特权,又丧失了经济来源,再加之徽州地区地少人多,生存的空间日益严峻。明代《安徽地志》云:“田少而直昂,又生齿日益,庐舍坟墓不毛之地日多。山峭水激,滨河被冲,啮田即废为砂碛,不复成田。以故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当时徽州赋税过重,使得农民不堪承受而纷纷外出经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多种因素的逼迫下,他们唯有凭借自己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始了一种官商兼行、贾儒迭用的人生理念。甚至有了“士成功也十之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的认识。有的地方甚至“一邑士人之业贾者常达十之七八”,后来就逐渐形成了“土商相混”或“迭相为用”的“望族世俗化”。徽州商人开始逐步迁居或外出到国内许多的城市去经商,虽然在当时曾有“钻天洞地皆徽人”的谚语,但仍以江南吴越地区为首选,荆楚等地次之。在明代中期徽商以经营盐业、粮食、木材、海上商贸等为主,并以敢于冒险、机巧精明、互相联手和垄断结盟等方式,在各地商场之中异军突起并迅速积累财富。

  徽州商人在各地经营获得财富之后,除了绝大多数继续投资经商之外,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回归故里。除了兴建住宅、祠堂、私塾和道路桥梁之外,他们还从各地购买了许多古董、字画回去。藏古鉴古,蔚然成风,且以家中有无古玩字画而分雅俗。我们今天可以从当时的书画著录、书画题跋和文人诗文集中可知,许多中国书画史上的赫赫名迹均曾为徽州人士所收藏过。如王献之《鸭头丸帖》、王维《江干雪意图》、阎立本《步辇图》、颜真卿《祭侄稿》、米芾《多景楼诗》、范宽《溪山行旅图》等等,另外“元四家”、“明四家”的书画名作更是数不胜数。正如德国一位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雷德侯曾经说过的:“中国绘画收藏品质的高低完全靠投下的金钱数目多少而定的。这些资金,不论是公家还是私人的,永远或多或少地配合了每一个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势力。”

  徽州富商、世家在鉴赏和收藏艺术品的同时,也在同道之间相互 ... 或交换藏品;还有因为某些特殊情况急需资金而变卖藏品。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也由此产生了一批书画商、古董商或“居间人”(又称“牙人”),他们凭借着过人的眼力以买卖古董书画而牟利。由于他们在徽州有极深的人脉渊源和乡情关系,在其他地方又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所以在当时的艺术品市场中,徽州古董商人确实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清初艺术品市场逐渐向北方转移,他们又成为了北方和京城地区收藏家或权贵们的艺术品购藏的代理人。古董商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商人群体,他们不仅仅在鉴定方面有特别的专长,而且大都通晓某一门类的专业知识,也有些商人原本就是世家子弟,所以亦通儒学和诗文。当他们在与士大夫和缙绅阶层交往或交易时有着一些共同的语言,亦商亦儒的双重身份并不会使人感到突兀或做作。

  在明末清初的一二百年间,究竟有多少人在从事古董生意?恐怕是不会有确切的或大致的数字可以统计的。有些古董商人的名字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一是他们其中有些人自己就有著录书籍传世,像徽州人吴其贞的《书画记》、苏州人吴升的《大观录》。另外一些古董商人的名字能够流传下来,是一批收藏家、鉴藏家和文人士大夫的著录书籍或诗文集、书画题跋等原因。但绝大多数古董商人的名字早已被历史所遗忘了。我现从许多当时或后人撰写的史料、著录以及今人的研究专著中,选择几位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简略地介绍一下他们的生平事迹。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我们在研究历史时要有一个生态,就是对历史上某些特殊群体的存在的关注,使之能够在繁花似锦的园地里看到曾经有过的一片绿意。(未完待续)

  来源:《收藏·拍卖》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今日历史】5月29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64年5月29日苏联制造伊犁、塔城暴乱事件55年前,1962年4月至5月,新疆伊犁、塔城发生暴乱事件。2010年5月29日湖南郴州曙光煤矿技改井发生一起爆炸事故9年前,2010年5月29日16时许,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曙光煤矿技改井发生一起爆炸事故。1934年5月29日美国放弃在古巴的权利85年前,1934年5月29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项条约,废除了l903年签订的允许美国干预古巴事务的普拉特修正

  2. 清朝水师战斗力如何?从大炮威力即可得知,由此激发曾国藩造船

    撰文/赵立波清军的「”水师”,主要有两支:一为福建水师,一为广东水师。其他沿海省份,亦有执行水师任务的镇、协、营,如浙江的定海水师镇,盛京的旅顺水师营,等等。然清军水师的任务却非出洋作战,而是近海巡缉,守卫海岸。「”天朝”的水师并不以哪一国的舰队为作战对象,其对手仅仅是海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朝水师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军,大体相当于海岸警卫队。正因为如此,清朝水师的主要兵力,并不是在舰船上或为

  3. 谬采虚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iùcǎixūshēng【解释】指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制台又谬采虚声,拿他当作了一员能员,先委了他几个好差使。”【例子】无【近义词】谬采虚誉【相关】百度“谬采虚声”

  4. 梦见奶奶

    周公解梦梦见奶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奶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得红包

    周公解梦梦见得红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得红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桂陵之战——批亢捣虚、围魏救赵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

  7. 梦见同性三角恋

    周公解梦梦见同性三角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同性三角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到教书,梦见教书,教书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教书,梦见教书,教书相关的周公解梦有人教书大富贵。意思是梦见有人在教书,将得到荣华富贵。

  9. 梦见别人离婚又结婚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离婚又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离婚又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仙境 幻境

    周公解梦梦见仙境 幻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仙境 幻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