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木造像,中国历史上最直抵人心的艺术 汉传造像文化,从汉代开始,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古拙而有斑驳感,能够直抵人心。自宋以来,从宫廷到民间,木造像十分盛行。明永乐木胎髹漆阿弥陀佛明木胎髹漆赵公明武财神京工京工造像代表的是宫廷风格,既有汉传造像的风韵,又包含汉藏结合的特征。纯汉传造像风格使整尊佛像营造出的气质,与汉藏风格结合的佛像截然不同。
敦煌壁画|一部不朽的艺术传奇 「”画”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传统,而在中国最出色和闻名于世的是「”敦煌壁画”;敦煌位于中国河西走廊最西端因其「”敦煌石窟”、「”敦煌壁画”而得名,曾经有人说走一次敦煌,就像阅读了一遍中国艺术史。敦煌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宝藏,不仅仅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事迹,还被列为是世界文化遗产。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河南古代壁画馆藏精品)《敦煌壁画》出现在北朝时代,距离如今已经有千年以上的艺术文化历史,敦煌
女尊 女尊女性尊神的大量出现与印度古老的生殖崇拜有密切关系,这种崇拜在世界各地的早期民族中概莫能外。佛教女尊的出现与繁荣和大乘佛教的密教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女尊的图像学及其在神系中的地位却在藏传佛教传统中顽强的确定下来。不同的佛教著作中对于女尊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实际上明妃广义上是指怛特罗佛教中双身修行中的女尊。另外,女尊中地位较低的一类是空行母。
菩萨 菩萨菩萨的思想是佛教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大乘佛教而言,其意义尤为突出。菩萨思想的盛行与大乘佛教后来居上,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经典中对菩萨的论述主要就是针对他们的这两个特性展开的。菩萨众多的成员中,最有名的是八大菩萨组合。常见的八大菩萨的成员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金刚手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和除诸藏菩萨。
[专家点评] 唐佚名 引路菩萨图 [专家点评]唐佚名引路菩萨图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社会富庶,手工业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菩萨天女体态丰腴,容貌端丽,具有动人的丰姿,这在敦煌壁画中多有体现。在敦煌,还发现了一帧《引路菩萨像》,绢本,纵85厘米,横53.6厘米,约九世纪后半期作品,现藏大英博物馆。
北宋青瓷菩萨造像赏析 北宋青瓷菩萨造像赏析北宋青瓷菩萨造像,1965年于温州市郊梧埏白象塔出土。属国家一级文物。从造像的釉色、胎质和底部呈现的“朱砂底”等,判断认定为北宋龙泉窑产品。另也有认为此造像,胎釉青中泛黄,无龙泉窑青釉的温润,更类似为温州本土的瓯窑产品。这尊青瓷菩萨造像肌体丰腴、雍容华贵,依然保留唐时遗风,同时也呈现出宋代佛教世俗化的端倪。这正是宋代理学的勃兴,佛教造像开始世俗化和生活化的生动写照。
难以相信!佛陀首座弟子为一个八岁小女孩捧场 智积菩萨听到文殊菩萨这么一说,很感意外,以佛陀的首座弟子、大智能的文殊菩萨,没有赞扬诸大菩萨和诸大罗汉,而为一个小女孩捧场。在智积菩萨看来,八岁的小女孩,无论怎么说也不能证得陀罗尼。智积菩萨摇摇头,表示难以相信的样子。现在一个才八岁的龙女,他那里相信她很快就能成佛?
佛陀故事:摩耶夫人育佛来人间 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迦毗罗卫的净饭王要求,准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