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

刘镇华为了跟蒋介石道歉送了一个女人 没想到这个竟然是他发疯的原因

刘镇华,一般的历史书上都没有他的名字。这次刘镇华聪明了,知道再不去巴结蒋介石,自己的小命就得完了。于是很快,他便成了刘镇华的坐上客,并屡次在蒋介石面前推荐此人。据史料记载,除了请杨永泰帮着说好话之外,刘镇华还亲自上阵,给蒋介石找了个女子。原来,当时刘镇华打听到,蒋介石与陈洁如离婚了。>>1927年5月,刘镇华经杨永泰之手,请蒋介石吃饭,说是为了向他道歉。而在饭局上,刘镇华便介绍了这林姓女子与蒋介石认识。

民国第一公子孙科,为什么没有成就一番大事业?

偏偏对于自己的儿子孙科,孙中山后来甚至采取了近乎放养的态度。所以说孙中山对孙科确实有过期待。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蒋介石迅速奔赴广州,在永丰舰上替孙中山鞍前马后,这才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和青睐。所以蒋介石告诉有意竞选副总统的孙科,自己支持他竞选。>在孙科去世以后,蒋介石终于出于“为死者讳”的缘故,给了孙科一番赞誉:“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

何基沣生平经历哪些事情 抗日名将何基沣简介

以机智顽强的作战赢得时人赞誉,成为一代抗日名将。1933年3月8日,何基沣率所部赶到喜峰口面对强敌压境,何基沣为激励官兵士气与入侵日军展开浴血奋战。11日晨,何基沣与援军针对日军怕近战,夜战的弱点。11月上旬,何基沣率部退守大名府,与大举围攻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当时何基沣左胸中弹,倒在血泊中,幸得部属及时抢救方得脱险。

有关于何基沣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何基沣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何基沣将军愤怒异常,下令还击,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第一枪,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何基沣生于1898年10月。何基沣随同前往。何基沣严词拒绝。何基沣不畏虎狼,打算前去谈判,后来何基沣率领助手们安全返回。一七九师地下党组织被叛徒出卖,面临遭严重破坏的危险。何基沣立即把这一消息报告...,并亲自布置已暴露身份的10名地下党员撤退,无一人被捕。此事引起蒋介石对何基沣的怀疑,将他调到重庆,名为“受训”,实为软禁。

蒋介石坐拥三大战神 为何最后还是败走台湾省

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有许多军事人才,像公认的三大战神孙立人,薛岳,白崇禧都是一等一的军事家,那么蒋介石坐拥三大战神,为何最后却败走台湾省,我们先来看看这三大战神的战绩。可惜在解放战争孙立人驻守在东北,由于与杜聿明不合最后蒋介石调回南京从此远离战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此简单的道理蒋介石都不明白,不败才怪。最后败走台湾省。

... 将领潜规则:不怕败仗 此事没搞好职位才难保

作为大军统帅,若是部下打了败仗,蒋介石可能不会发火。在蒋介石的侍从室,所有工作人员,为了衣着整洁,每人一年发一套新单衣、一套呢制服,文职人员则还另外发一套袍料。由于对卫生的这种癖好,每逢出席大会,或者外出巡视,蒋介石总要戴上一副雪白的手套。为此,蒋介石侍从室的近卫们时常告诫外面的人说:“一定要搞好卫生,这比打仗还重要!”久而久之,全国的将领们都知道,打了败仗没事,若是卫生没搞好,职位就难保。

蒋介石信任和重用的 ... 高级将领为何多为庸才?

蒋介石信任和重用的...高级将领多数都是庸才,比如胡宗南、刘峙、顾祝同、上官云湘等等。在蒋介石这种“以貌取人”的眼光下,被信任和重用的自然以庸才为主。而由于缺乏残酷的战争的试炼,蒋介石的黄埔将领大都军事能力不强。可是由于军阀政权的本质,蒋介石无法信任那些军事能力强但出身杂牌的将领,只能将军事能力并不成熟的黄埔生强行提拔为大军统帅,造成了“庸才居高位”,胡宗南就是典型代表。

他获誉“民国第一谋士” 为何遭蒋介石刻意淡化功绩

在“蒋桂战争”期间,何成浚奉蒋介石之命,劝降桂系将领李明瑞、杨腾辉,以及依附于桂系的湖南军阀何键。蒋介石安全回到南京后,何成浚很快就被雪藏,其过往的功绩也被刻意淡化,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淮海战役蒋介石为何选黄维而非军事能力强的胡琏为将

1948年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的嫡系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他最信任的部下、国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也被俘虏。国军第十二兵团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国军第十八军为基础组建的,十八军的军长为胡琏,而黄维当时已经离开十八军多年。威望和军事能力,黄维也远不及胡琏。可是蒋介石最后却选择时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的黄维出任第十二兵团的司令。受内斗影响的蒋介石也最终放弃了胡琏。而蒋介石的这一决定也留下了极大的后患。

“大刀会”是何组织 抗战刚完蒋介石就“御驾亲征”

有人开玩笑猜测:“怕是蒋介石要来。”不一会儿,蒋介石和宋美龄又被簇拥着出来。蒋介石一行进城时,有人“告御状”拦路喊冤。这是蒋介石唯一一张与民合影。因此,蒋介石宜宾之行,说视察是“明修栈道”,对付云南局面便是“暗度陈仓”。1943年夏天,他们砍了...七十六军暂编五十七师一团团长郑新南;1945年4月14日,攻到七十六军军部门口。这“大刀会”又源自云南,因此,宜宾防务的加强迫在眉睫,宜宾之行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