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偏偏对于自己的儿子孙科,孙中山后来甚至采取了近乎放养的态度。所以说孙中山对孙科确实有过期待。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蒋介石迅速奔赴广州,在永丰舰上替孙中山鞍前马后,这才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和青睐。所以蒋介石告诉有意竞选副总统的孙科,自己支持他竞选。>在孙科去世以后,蒋介石终于出于“为死者讳”的缘故,给了孙科一番赞誉:“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

孙科的最亮眼的头衔是孙中山的儿子,他的荣耀得自于孙中山,他的沉重的包袱也来自于孙中山。>但是,他的存在感很弱,风评也很不好。>蒋介石曾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对孙科的评价:“孙科之性行卑劣贪婪,寡廉鲜耻,令人痛心疾首。以 ... 如此伟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解。”>蒋介石 ... 裸的鄙视,如果让孙科知道了,他会不会被气得吐血?>孙中山培养汪精卫,也培养蒋介石,当时蒋介石经常动不动和他闹脾气,然后辞职回老家,孙中山仍然好言相劝,让他回去好好上班。偏偏对于自己的儿子孙科,孙中山后来甚至采取了近乎放养的态度。>也许是因为孙中山的革命性,又或许是因为孙中山太过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他难承重任。>孙科不善政治,却偏偏试图操弄政治。>>孙科生于1891年10月,蒋介石生于1887年10月,在年龄上他只比蒋介石小四岁,但是在政治上,他与蒋介石的差距却远远不是“四岁”这么简单。汪精卫生于1883年5月,与蒋介石在年龄上也是相差四岁,汪精卫曾经拥有蒋介石难及的威望和政治资本,可是只过了短短两年时间,蒋介石便超越汪精卫。>孙科有孙中山的余荫,这是一笔丰厚的政治资产,具备蒋介石所不能比的政治竞争优势,可是结果呢?被蒋介石狠狠地踩在了脚底下。>当然,孙中山对他也不是没有期待,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在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孙科再度去美国求学,在父亲的要求下,他文理兼修,也学过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不可谓不努力。1917年回国后,孙科直接被任命为大元帅府秘书,大元帅可不正是他的父亲孙中山?不过孙中山很快被逼辞职,孙科也被调任参议院秘书。>1921年孙科又被任命为广州市长,广州可以说是当时的革命策源地,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什么他能坐这个位置?所以说孙中山对孙科确实有过期待。>这时候的蒋介石在做什么?在混上海滩,而且混得很不好,在上海交易所炒股输了个精光,被债主追债,随时可能会被砍死,最后为了活命只好灰溜溜地写了封门生贴拜到了黄金荣的门下,让黄金荣帮他摆平了债务。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蒋介石迅速奔赴广州,在永丰舰上替孙中山鞍前马后,这才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和青睐。>1924年孙科辞去了广州市长的职务,蒋介石却奉命筹办黄埔军校,“攻守之势”已经开始转变。>1925年蒋介石借助廖仲恺案联合汪精卫成功逼走胡汉民以后,成了 ... 二号人物,孙科也只是个国民 ... ... 。1926年1月孙科当上了交通 ... ,但是这个职位在高层的政治角逐中显然是个过河卒。宁汉分裂以后,孙科选择了汪精卫,忘了他父亲当年正是吃了手里没有兵权的亏,结果很快汪精卫低头了。宁汉合流后,蒋介石本想将孙科踢到建设部,但是恰逢孙科出国考察,在他回国后则被安排到了铁道部。孙科想在有政治实权的位置?蒋介石不同意的话,他是想也别想。>孙科恨不恨蒋介石?当然恨,1931年蒋介石软禁胡汉民以后,王亚樵策划了“庐山刺蒋”事件,出钱买通王亚樵的正是孙科!>1931年12月,蒋介石通电下野前夕,要推选国民 ... 主席的继任者,蒋想推于右任,汪精卫想推蔡元培,胡汉民想推林森,更有甚者推了孙科,因为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但是,蒋、汪、胡三人没有一个人看好孙科,更不用说同意让他接任国民 ... 主席了。>胡汉民与孙科貌合神离,最后也忍不住吐槽:“孙科的确是中山先生的儿子,于是,他就有了革命的脾气;还因为他是在国外长大的,这样又有了洋人的脾气;又因为他是孙中山的独生子,所以又有了大少爷的脾气。三种脾气一起发起来,你们谁能吃得消?你们说,这样的同志能不能当主席?”>孙科虽然没当上主席,却也捞了个行政院长,意气风发的天真的孙科上台后想要“革新”,最后却闹了个尴尬,他是有职无权,根本没人听他的,结果只做了一个月便辞职了。>后来,蒋介石当选总统后,李宗仁跳出来说我竞选副总统,蒋介石愣了,戏可不是这么唱的,他怎么可能会让李当副总统?但是李宗仁既然要竞选,他是既有名望又有权势,蒋介石也没办法,所以只能找个名望更高的人来压李宗仁。所以蒋介石告诉有意竞选副总统的孙科,自己支持他竞选。>可是即使有了蒋介石的支持,孙科最终还是输给了李宗仁。>当时很多人对孙科的定义是“文人”,他可以学蔡元培去搞教育,甚至可以去搞经济,但是他偏偏去搞政治,将自己弄得面红耳赤。>1949年12月,蒋介石去台湾省的时候,甚至连个招呼也没跟孙科打,更不用说邀请他去台湾省了。孙科想去美国,结果 ... 当局连个护照也不肯给他,可谓是受尽了人情冷暖。>孙科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算得上是本事平平,所以很多人说他是“阿斗式”的人物。>但是孙科虽然本事平平,却野心甚巨。>在政治角逐中,他在反蒋与拥蒋之间反复,甚至试图自立门户,走上了投机钻营的羊肠小道,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最后还是低头接受了蒋介石的招抚返回了台湾省。>1965年孙科由美国返回台湾省,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让人直戳脊梁骨。>1973年孙科在台北病逝。>在孙科去世以后,蒋介石终于出于“为死者讳”的缘故,给了孙科一番赞誉:“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但是,蒋介石这番话能有几分真心?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孙科孙中山中国近代史民国蒋介石历史汪精卫抗日战争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