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明知不会被 ... 为何还写下三份遗嘱

在蒋介石被扣押期间,一度想到了死,一天之内,写了寄其妻宋美龄、两儿蒋经国和蒋纬国与全国国民三份遗嘱。蒋介石写下遗嘱的四个原因人之将死,预先留给后人嘱咐,乃正常现象。但蒋介石明了自己期望的军事讨伐将不能保证自己的性命安全,这是他写下遗嘱的第四个原因。西安事变以和平收场,蒋介石写下的三份遗嘱没有实现。

哪位 ... 司令曾送出“关系红军命运的情报”

而鲜为人知的是,有位国军将领在关键时刻将一份绝密情报送交周恩来,从而避免了中央红军遭遇全面覆亡的命运,拯救了革命,也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命运。也正是在这一任上,莫泰把“一份关系到红军命运的情报”送了出去。在国军150万大军“铁桶”合围之前跳出包围圈,红军避免了全军覆亡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莫雄为红军领导层作出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改写了中国命运。

孙中山逝世后 ... 物实际核心人为何是某苏联顾问

在孙中山逝世后,实际上已成为...的核心人物。据后来的苏联顾问鲍罗廷观察,国民革命军中第四、第七和第八军更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保定派”。1917年底,在政治上倾向孙中山的广东...朱庆澜,受桂系排挤而卸职。总之在各省军队中,人数最多的是粤军,约3万人。成立之初的国民革命军上述军队中,编制整齐,番号统一。但官兵数量相差很大,军事素质相差更大,战斗力参差不一。

蒋介石曾教训哪位国军名将:不要老逃跑 名誉要紧

汤恩伯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快哉风,最窝囊国军将领,一人断送20个军,蒋介石...:不要老逃跑国军上将汤恩伯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蒋介石再也无法容忍,当面教训他说:“不要老逃跑,名誉要紧。”1949年6月,蒋介石在日记里三次提及上海作战,罕见的对昔日爱将汤恩伯怨恨不已。

两岸对峙时的秘密和谈:蒋介石曾表示愿回庐山养老

揭秘国共隔海对峙时的三次秘密和谈">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三次高规格的秘密和谈。由于宋宜山的报告对大陆的成就颇多赞扬之词,蒋介石大为不悦,从而中止了进一步接触。>贰第二次秘密和谈:蒋介石愿携旧部回庐山养老>1956年7月,另一个神秘人物担负着为国共和谈穿针引线的使命从香港来到北京,这个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大度地表示,如果国共第三次合作,蒋介石回大陆,庐山可以作为蒋介石养老的地方。

1945年蒋介石看了一份怎样的名单后大叫一声:哎呀

当...谍报人员呈报美机运送人员名单时,蒋介石看了大叫一声:“哎呀!”林彪自受伤后,一直远离战场。1945年8月中旬,山东省黄县两个毫不起眼的小码头——龙口和栾家口突然沸腾起来。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抢占胜利果实,蒋介石一方面电令八路军禁入关东,一方面调兵遣将,将大量精锐部队由美军飞机和军舰从海上和空中赶运东北。国共双方为争占东北以作战略基地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

黄百韬追悼会上蒋介石说了什么让黄沦为“笑柄”?

“这是一个笑柄。”王楚英说,因为黄百韬并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蒋介石的意思是希望以黄埔军校生为主的嫡系之中,也有人能如黄百韬一样战死沙场,成全黄埔军校的面子。经12天激战,黄百韬兵团全军覆灭。“黄百韬兵团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一旦被围,邱清泉、李弥等都不会尽全力相救。”

皖南事变后 ... 曾欲“围魏救赵”解救被围新四军

1月14日,...中央指示,“在政治上军事上迅即准备作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军,粉碎......”,要求各地准备对付最严重事变。1月7日“皖南事变”发生后,...7天7夜没合眼,随时为新四军军部和延安的联系收转电报,以便更有效地斗争。“围魏救赵”变成了“全面反攻”。在此时,我党亦不宜借皖南事件与...分裂。至此,以“皖南事变”为顶点的第二次......实际上被打退了。

国军上将,曾抽蒋介石两个耳光,杜聿明叫他老师,死后葬在八宝山

另外王陵基还曾经还蒋介石有过一段趣事,1913年他跑到上海风流潇洒,结果和蒋介石同时看上一个女人,当时的蒋介石还没发迹,王陵基二话没说,直接上去抽了蒋介石两个打耳光,这事蒋介石从来没和外人说过。王陵基被捕在被关押期间,由于王陵基年事已高,眼睛也高度近视,所以刮胡子的时候很不方便,几乎每次都是杜聿明帮助他完成。1964年王陵基被特殊,1967年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死后葬在了八宝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