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西方文化、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就在蒙古交汇 中方考古队执行领队周立刚说:“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西方文化、草原文化和华夏文化在2000年前的交汇。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此开展结合考古的原因。”据认识,截止2019年8月,中蒙结合考古队完成了该坟场编号M189和M10的两座匈奴贵族墓葬的清理工作。
蒙古颁行八思巴所创新字 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放是八思巴率领一批吐育语文学者重新根据藏文字母改制,仿汉字方体,自上而下拼写,称蒙古新字。蒙古至元六年二月十三日颁行天下,作为官方文字通用。亦称“八思巴字”。八思巴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谦虚谨慎的美德,赢得了忽必烈的赏识。同年,萨班病逝,八思巴继为萨迦派新法王。
蒙古马文化博物馆 蒙古马文化博物馆内容摘要:马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建设蒙古马文化博物馆,对弘扬民族精神,追溯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环境,推进文化大盟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镶黄旗蒙古马文化博物馆建于2008年5月,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其造型呈圆柱体形。镶黄旗蒙古马文化博物馆的落成将成为中国马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宋蒙战争与四川 宋蒙战争与四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川地区相对来说位于边陲位置,与中国传统的政治中心距离较远。较大的一次波动或落差发生在13世纪,其起因则是长达五十余年的宋蒙战争。北宋前期,在这一地区设立了四个路进行管辖,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南宋川陕驻军军粮每年150万石,全部出自四川,这一数字占南宋全境每年军粮总数的三分之一。
多元文化因素对元瓷造型影响简论 多元文化因素对元瓷造型影响简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之一,它的建立,宣告地跨亚欧大陆的大蒙古帝国的最后完成。从瓷器造型所反映的多元文化因素,可以了解当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的历史情况。一中国文化因素仍在瓷器造型中占据主要地位在元代瓷器当中,大部份器物仍然具有传统的中国风格,如琮式瓶、凤耳瓶、鬲式炉、胆瓶、贯耳瓶等,其造型与前代器物十分近似。
在蒙古,马有超过3000年的牙医预约 在蒙古中部汗盖山脉的巴彦宏,马在鹿石遗址附近闲逛。这听起来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蒙古的古人发现了这一点,使他们成为有记录以来最古老的兽医牙医。研究人员通过检查85具远古马的遗骸,这些马的遗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700年,这些马被游牧的鹿石基里苏尔文化埋葬在马的坟墓里在蒙古。泰勒指出,这一发现是在与蒙古考古学家的合作中发现的,其中一些考古学家是作为牧民在农村长大的。
从政治怀柔的角度入手,浅析藏传佛教对蒙古汗权的影响 导语自1247年阔端与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会晤开始,藏传佛教就依靠政治的力量正式传入蒙古族地区,历经几代蒙古大汗的大力推崇,凭借着其自身的优越性,逐渐成为蒙古族的主要宗教,并影响着蒙古人民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本质上来讲,藏传佛教与蒙古上层之间处于相互利用的关系。▲本文将从政治怀柔的角度入手,浅析藏传佛教对蒙古汉权的影响,并借此得出自己的总结和反思。
蒙古南下留下的这个遗产,一直到现在还有作用 1283年,一群蒙古士兵从陕西南下,进入了云南。草原遥控彩云南对于远在草原的蒙古大汗来说,如何控制边远的西南地区始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蒙古军队最重要的装备是马匹,而云南当地本没有成熟的牧马业,这支后卫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驻军养马。蒙古人的融入既然失去了军籍转为农渔民,这些蒙古士兵就失去了过去高贵的身份,必须与周边其他民族的原住民通力合作以求生。
葛兆光:「 ” ... ”之前有关「 ” ... ”问题的日本 ... 与中国反应 「”保全”还是「”割裂”:从浮田和民《中国之将来》说起...运动的前六年即1913年,袁世凯当政。这一年,《东方杂志》和《独立周报》两大刊物同时用几期的篇幅,连载分别由吴涛和逐微翻译的浮田和民著《中国之将来》。在《中国之将来》中,这个在近代中国影响很大的日本学者,对中华民国的未来充满怀疑,觉得袁世凯...不仅不是共和制度,而且也没有「”中等社会”的制约,所以,对这个独裁君主式的人物有没有能力统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