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洞和佛骨舍利 舍身洞藏有佛骨舍利,与一位叫车奉朝的取经人有着莫大关联,他在西夏时期达到历史鼎盛的天都山石窟,为何受到尊崇?海原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进兴说,“舍身洞”和一个取经人关系紧密。李进兴说,海原曾出土过一件西夏时期的彩陶俑,与敦煌石窟壁画上取经图中的孙悟空之容貌如出一辙,另外当年藏在“舍身洞”里的舍利子也与西安市的舍利子完全一致。
108,关于青铜峡塔群的传说 在青铜峡西岸,有一座神秘的、排列成三角形的塔群。有专家认为,108塔应修建在元代,理由是当年元灭绝西夏,不可能留下任何建筑,而且108塔的形制属于元代时新出现于内地的藏传佛教式塔,因此可以推测塔群应当是始建于元代的。但也有学者根据对108塔出土的西夏文物研究后断定,108塔应建于西夏时期。青铜峡108塔是我国佛塔建筑中唯一总体布局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108,在中国佛教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回鹘 北魏时称袁纥,为高车即铁勒诸部之一,隋代作韦纥及乌护,唐初名回(廻)纥,又作乌纥,788年更名为回鹘。因此,这一时期,4位回鹘可汗虽先后与德宗女咸安公主成婚,但与唐朝往来明显减少。然而从832年起,回鹘连遭自然灾害的袭击,内部动乱,势力大衰。此说实质是认为西迁回鹘仅分两支,此外并不存在投奔葱岭以西的一支回鹘。进入河西走廊的回鹘会昌年间迁居河西的回鹘,初附于吐蕃。
范仲淹 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的这些上疏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其一片忠心打动了仁宗。范仲淹认为频立太后,有皇帝不能亲政之嫌。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视察灾情,仁宗不予理会。
兴庆府 兴庆府,中国西夏王朝都城。西夏奠基者李继迁夺取宋灵州后,改灵州为西平府,作为统治中心。子李德明继位后,认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如怀远形势有利。李德明子李元昊继位后,1033年又广建宫城,高昌升兴州为兴庆府。13世纪初,蒙古兵进攻西夏,退兵后,桓宗纯佑修复被破坏的城堡,大赦境内,改兴庆府为中兴府。此后的10余年间,蒙古又接连围逼中兴府。1227年,末帝睍出降,中兴府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蕃兵 蕃兵,(中国宋代西北边境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地方兵种。熟户是指靠近宋朝沿边,并接受宋朝统治的羌人。自北宋中期,为了对付西夏,给羌人部族的大小首领封官,由他们分别统率本部族壮丁,组成蕃兵,厢兵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蕃兵有的单独组成“将”的编制,有的与汉兵混合编组。宋廷除了对蕃部分配耕地外,对蕃兵的军官还分等另给“添支钱”。蕃兵虽是宋朝西北的一种地方军,但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为宋军的精锐。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钦定窝阔台为继承人。1162年,受金朝支持的塔塔儿人与蒙古人发生激战,也速该俘获塔塔儿首领铁木真,正值成吉思汗出生,便用俘虏的名字为婴儿命名,以纪念胜利。西夏成为成吉思汗首先侵略的目标。1205年和1207年,成吉思汗侵入西夏,掠走大批骆驼和财物。在浍河堡决战中,成吉思汗实行中央突破,全歼金军主力。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
李仁孝 但总的来说,他统治期间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三国之间战争甚少,因此李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李仁孝初立,夏国发生了萧合达叛乱事件。李仁孝对面临的灾难和危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李仁孝又于皇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凡夏宗室子孙自7岁至15岁皆得入学。生前李仁孝奈何不得,察哥死,李仁孝立即下令将其宅园归还原主。李仁孝得到举报即罢其官。
李乾顺 梁太后消除异己势力,亲自掌权,挟持年幼的李乾顺,继续对宋朝用兵。五月,李乾顺得知辽天祚帝逃入阴山,乃遣大将李良辅领兵3万救援,与金将完颜娄室战于宜川河畔,夏兵大败。李乾顺见辽朝灭亡已成定局,为了保全夏国的割据地位,遂答应了金的条件。辽灭亡后,李乾顺妃辽成安公主知故国已亡,悲痛不已,在宫中绝食而死。不久金将完颜宗弼又派兵强占天德、云内等州,李乾顺向金朝提出质问。
李谅祚 没藏氏兄妹开始策划危害太子宁令哥,改立李谅祚为皇太子的阴谋。众大臣唯唯称是,遂奉李谅祚为帝,尊没藏氏为宣穆惠文皇太后。同年五月,李谅祚终于解决了夏宋双方多年来存在的屈野河地界争端问题。七月,李谅祚得悉辽朝将约唃厮啰兵共取河西。十月,李谅祚上书宋仁宗说羡慕中原地区的衣冠,明年应当身穿中原衣冠迎接宋朝使者。听了夏使的回报,李谅祚认定宋朝侮辱西夏,决定以武力维护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