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欧阳炯的人物生平 欧阳炯的个人作品

欧阳炯,五代十国时后蜀词人,益州华阳人,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人物生平>欧阳炯生于唐昭宗乾宁三年,卒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年七十六岁。欧阳炯还曾为《花间集》作序,述花间词的宗旨、渊源,反映了当时这派词人的创作态度与艺术趣味。欧阳炯词论的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花间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祖咏的个人简介 祖咏的史料记载

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人,字、号均不详,擅长诗歌创作。个人简介>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人,开元十二年进士。《望蓟门》诗描写沙场塞色,写得波澜壮阔,令人震动,其中"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为有名的佳句。他的山水诗具有语言简洁、合蕴深厚的特点。从大致的倾向上看,他的一些诗已经接近"大历十才子"的诗风。>相关史料>《唐才子传》载:咏,洛阳人。后移家归汝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

李贺的作品风格是怎么样的? 李贺的个人评价

作品风格>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人物评价>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陆机的文学成就 陆机的个人作品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士衡,吴郡吴县人,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文学成就>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被誉为"太康之英"。

王夫之的文学成就 王夫之的历史评价

文学成就>王夫之对于作文作诗,认为要带有感情,不能无病...。>情感是王夫之于诗歌的基本要求。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学理来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体或学问来代替诗歌。

被誉「 ”七绝圣手”,成名作曾被主席模仿,只是人生结局太惨

被誉「”七绝圣手”,成名作曾被主席模仿,只是人生结局太惨。从前有句俗语,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这句话的版权拥有者,应当是个名叫孙洙的清朝人,是他的一篇文章,才让这句话得得以流行。孙洙,是江苏无锡人,号蘅塘,晚号退士。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中举,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其后历任顺天府大城县、直隶卢龙县、山东邹平县知县以及江宁府学教授等职。孙洙是个有心人,鉴于当时通行的

李白这篇神作,世人只见他的狂傲,却没看到上一句他对妻子的绝情

说起李白相信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此人极为狂傲,要不当年初出茅庐之际也不会叫嚣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的豪言壮语。当然这也反映出李白内心其实并不像他诗中曾写到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洒然,或许对他而言那只是无奈之余的自我慰藉。虽然李白自少年时便有很有名气,而且有着远大的抱负,但命运似乎并没有聆听到这位大诗人的心声。他蹉跎到42岁时,才被唐玄宗召见,这对于始终心怀抱负的

细数大唐的文人墨客,读诗如读历史,这就是唐诗的魅力

...登基到安史之乱这段时期便是盛唐,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盛唐的话,那便是一个包容万千、纸醉金迷的时代。安史之乱后便进入了中唐,这时的唐朝日渐衰微,人民的生活状态不复从前。直到黄巢之乱爆发,唐朝正式进入晚唐的阶段,一个蓬勃闪耀的时代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初唐时期,许多文人开始进行革新,反对这种迂腐的写作方式。

细数19位知名作家笔名背后的故事

对于成名的作家而言,笔名就是他的招牌,读者往往知其笔名但不知真名,可见笔名对作家的重要性。今天小编就跟大家细数作家笔名有关的那些事儿,徐志摩、戴望舒、冯唐、颜歌……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