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周作人与胡适的相交相知:未能「 ”相逢一笑泯恩仇”?

作者:刘永(胡适)1962年2月24日一代文学大师胡适先生在台北病逝,身处中国大陆的周作人先生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北大感旧录》中写了一篇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周作人先生回忆了他与胡适先生的交往,虽是点滴琐事,却言犹未尽,读来令人感慨唏嘘。

唐朝最「 ”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两首诗,却凭其中一首打败诗仙诗圣

在一本《全唐诗》中,总共收录有将近五万首唐诗,记载了将近三千位诗人,在诗人中最为著名的显然就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与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了,他们一个是创造了浪漫主义的高峰,另一个是创造了现实主义的高峰,是公认的两位巅峰级人物。但您或许有所不知,其实在唐诗之中,被人们公认为最厉害的那一首既不是出自李白的笔下,也不是出自杜甫的笔下,而是一位名叫张若虚的诗人。说起这位张若虚那就很有意思了,在很多人

明代状元不当官回家种田,邻居笑他傻他写下首奇诗,句句发人深省

如果有一个词来形容各朝的文人们,那唐代可以用一个「”狂”字,宋代可以用一个「”痴”字,到了明朝则是「”有个性”。在后世评选的明十大才子中,王阳明、徐渭、汤显祖、解缙、冯梦龙等人无一不是个性张扬之辈。而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明代的个性人物,此人名叫罗洪先,堪称史上最有个性的状元郎。罗洪先年少有才,25岁中状元。后因看不惯尔虞我诈辞官回家种田,可以想象当时他做这个决定要承受多大压力,但他却全然不理

古代志怪故事——阳大明遇异人呵石成紫金

【白话版】洪迈说,《夷坚乙志》所记载的「”阳大明遇异人呵石成紫金”的故事,我是从《起居注》(记录帝王日常生活的文献)这本书里得到的。现在阳大明这个事儿我又从另外渠道得知一些细节,它是南康县(江西赣州南康区)尉陈世材记下来的。这记录跟我原来写的稍微有点不同,有更详细的信息,所以我把它再写一遍:阳大明本来是南康县程龙里的一个读书人。父亲去世后,他就在父亲坟墓旁边盖了个小房子守孝。第二年是壬戌年(114

读千古流传古佳句500句,看古人怎样治国平天下

比喻国君对百姓、对整个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英明的国君会致力于壮大自己的实力。〓出自《荀子大略》。说明领导应当以身作则。居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不正派,居下位的人就会错误百出。他们应该是民众的仆役,而不仅仅是奴役民众。说明为政者应该时刻保持公正之心。说明君主应该是统筹大局,而不是事必躬亲。

武松断臂擒方腊后,宋江无情的说了4字,让武松看透宋江最后出家

后来擒住方腊之后,断了胳膊的武松没有和宋江回京接受封赏,而是选择了离开。后来宋江宋江无情的说了4个字,武松听后心寒出家六合寺。宋江一不小心把炭火碰到了武松身上,武松那暴脾气,抬手就要大宋江,还好被柴进及时赶到劝阻了下来。武松为了擒住方腊,也是付出了一只胳膊的惨痛代价啊,在这次战役中武松是立下了巨大功劳的。武松也是看透了朝廷,看透了宋江,知道进京以后也不会有好下场,还不如出家六合寺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