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与权贵游,不言所不愿言 | 陈寅恪去世50年

10月7日是陈寅恪先生去世五十周年纪念。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仅是陈寅恪对王国维的理解,也是他自己处世和为学的基石。在他身上,中西兼具的深厚学养、中国传统士人的家国情怀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性,达成为一个精神符号。 陈寅恪(1890.7.3~1969.10.7) 文 | 曾焱 究竟是梁启超还是吴宓,当年向校方力荐陈寅恪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四大导师?好像也没有特别确切的记述。 1924年秋,时任清华校长曹云祥筹备改制,开设现代大学的各学系及国学研究院。曹请来胡适主持设计国学研究院的学制蓝图,但当他提请胡适为导师的时候,胡适表示自己不够格:「 ”非第一流的学者,不配做研究院的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请梁任公、王静安、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 三人里,章太炎未肯受聘,梁启超、王国维先后于1925年春迁入清华园,加上其后从欧洲回国的赵元任、陈寅恪,清华为国学研究院所请都是会通古今中西的一时之选,校内外称「 ”四大导师”。 有一位陈哲三教授曾在台湾省撰文说是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曹问他陈寅恪是哪一国的博士,梁回答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又问有什么著作,梁说也没有什么大作。这篇回忆文章中所转述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梁说:陈寅恪虽然没有专著,但他写的寥寥数百字比我的全部著作还有价值,如果清华不请,外国的大学也会请他。曹云祥听了,这才登门礼聘。 青年陈寅恪 而据吴宓日记中所写,是他向校方推荐了好友陈寅恪替补。他和陈寅恪191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相识,留学时期就是密友,吴对陈的学问始终折服,他曾写信给国内朋友,「 ”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陈寅恪真正到清华履聘已是1926年8月,国学研究院开课近一年后。学校聘他时,他还在柏林大学研究梵文、藏文和佛经,正为购书短缺款项伤脑筋。为让陈寅恪能早些到校,吴宓请求校长曹云祥给予资金,资助他购书。最后曹同意先预支几千元薪金,兑成美元后汇至柏林,陈寅恪这才得以处理完欧洲的事情,于1925年12月起程回国,回国半年多后到了清华报到。35岁的陈寅恪,成了四大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位。 学校安排陈寅恪住在赵元任隔壁。陈寅恪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在欧洲时就和他交好的赵元任夫妇进城替他买了家具,当时尚未结婚的陈寅恪则把住宅让出一半给赵元任家用,生活也由赵夫人一并打理。他身体弱,冬天要穿两件皮袄,有学生对这个细节印象很深。后来赵元任敦促他恋爱结婚,有说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再让太太一人照顾两个家。 陈寅恪、唐筼夫妇合影 在研究院,陈寅恪主讲《西洋人研究东方学的目录学》《金刚经》。他的课要求学生知识面广,特别是讲有梵文翻译的《金刚经》时,他引印度文、巴利文、梵文等十几种语言,用比较法来讲,有些学生只能听懂三分之一,就尽量多记笔记。在他做了研究院的导师后,有一段时间他仍每周进城两次,向人学习西夏文和蒙古文。这些文字都成为他治史的工具。对佛学在中国的地位,他的见解超乎众人:「 ”自宋以来,佛教已入中国人之骨髓,不能脱离。惟以中国人性趋实用之故,佛理在中国,不得发达,而大乘盛行,小乘不传。……” 陈寅恪喜欢做对子,时常以此和人玩笑。有次学生们到他家中拜访,高兴之余,他说送给大家一副对联:「 ” ... 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众人大笑。这副对子巧妙地嵌入了国学院两大导师的经历:梁启超是 ... 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入清华前曾做过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也算是大清皇帝的老师。 在国学院,陈寅恪与王国维在学问上声气最相通,有忘年之交的密切。王国维死后,遗书中命将他的书籍交给陈寅恪和吴宓二人整理。陈、吴也向他遗体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这一场面,在清 ... 学院成了学术传承的象征。 1928年夏,清华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陈寅恪任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聘的唯一教授,同时为中文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开专题课。陈寅恪从12岁起即长期在日本和欧美游学,但从未取过文凭,治学方向又冷僻,受聘时并不为国内学界所了解。1927年后王、梁先后去世,赵离校,四大导师中剩他独撑研究院,终成为清华学派中为人瞩目的重要人物。 1947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新林院52号书房内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两年后,国学研究院为纪念王国维在校园内立碑,陈寅恪撰纪念碑铭,文章传颂于世,尤其那一句「 ”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历经时代而不减光芒。「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仅是陈寅恪对王国维的理解,也是陈寅恪自己处世和为学的基石:他以此来支撑度过后半生的坎坷,而他所受磨难却也多半因此而起。 陈寅恪真正是世家子弟。他的祖父陈宝箴虽是江西人,却在同治年间获曾国藩赏识才干而步入湖南士绅圈层,1895年官拜湖南巡抚,自此大开近代湖南变革维新风气。他的父亲陈三立号散原,著名诗人,晚清四公子之一。他长兄陈衡恪,更为人熟知的一个名字是陈师曾,不但自己是北京画坛大家,更因了点拨提携齐白石而留名画史,惜在早逝。 1890年,陈寅恪就出生在长沙这样一个显赫家庭里,自小由祖父和父亲授学。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家中落,也仍有余力在陈寅恪12岁时将他送往日本留学,三年后又转往欧洲,游学德法,赴美国哈佛,直到回国应清华之聘。 留学日本时期 | 右衡恪,中寅恪,左隆恪 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前,陈寅恪的生活和治学都是平顺的。即便是在之后战乱的颠沛,加之目疾而几近失明的人生打击下,他仍能恪守学者之本,在辗转流离中站上中古史研究的学术巅峰一一撰写了他最重要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以及后来的《元白诗笺证稿》一书。 线装本《元白诗笺证稿》扉页 1949年那个历史关口,陈寅恪没有跟 ... 去台湾省。他去了南京,又再辗转往南,到了广州。他留在中山大学任教和著述,依旧不与权贵游,不言所不愿言,不见所不愿见人,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二十年。 陈寅恪晚年的著作《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学界评价的声音不完全一致。有人视之为他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高峰,也有人叹息大师以十余年为一秦淮女子立传而未写出文史巨构。撇开学术高低理解的差异,仅比照他著述此书的1954一一1964年期间,其他几位大历史学者都在做什么写什么说什么,也许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他的选择。 季羨林曾在1995年他回忆陈师的文章中写下过这样一段,「 ”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 就在《柳如是别传》完稿的1964年,陈寅恪写下不足千字的《赠蒋秉南序》一一蒋秉南即他晚年信任的弟子蒋天枢。有似交付后事,他在文中写道:「 ”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1969年10月7日晨,陈寅恪逝于即将扫没他书斋的更大的风暴到来前。 庐山植物园陈寅恪、唐筼夫妇之墓 ⊙文章版权归《历史认知网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甲骨文】

不与权贵游,不言所不愿言 | 陈寅恪去世50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3.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4.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5.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6.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7.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8.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9.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10.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随机推荐

  1.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什么意思?

    【拼音】sānrénxíng,bìyǒuwǒshī【解释】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子】【相关】百度“三人行,必有我师”

  2. 梦见发簪

    周公解梦梦见发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发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失去了记忆

    一次,一个中年妇女找大夫看病。当大夫询问她年龄的时候,她为了显示自己年轻,凑进大夫假装娇情地说道:“已经满二十了。”于是,医生在病历卡上填写道:“失去了记忆力。”

  4.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大的智慧。释迦牟尼佛舒了一口气。但在佛陀刚开始赶路不久,他就已经清楚地感觉到那颗小石子在鞋子里,不断地刺痛释迦牟尼的脚底,让他觉得十分地不舒服。直到此时,目的地已将抵达,而时间还有馀裕,他才停下着急的脚步,在山路上取下鞋子,欲将小石子从鞋中倒出来。就在释迦牟尼俯身脱鞋之际,他的目光看见周遭的山光水色,境是如此的美丽。

  5. 布里斯凯的狗的故事

    >布里斯凯每天早上向妻子叮咛同样的话。布里斯凯说,“我们的孩子们?我的上帝,难道他们出去了吗?”它猛扑上去,又拼命地狂叫,想用叫声通报布里斯凯。布里斯凯举起斧子,猛砍下去,把恶狼直挺挺地砍倒在地上。>布里斯凯把比肖娜安葬在他的菜园子尽头的一块大石头底下。

  6. 小卢迪

    国王答应了小卢迪的要求,还轻轻抚摸着她的毛茸茸的脑袋。小卢迪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观察她们。>“王后的心脏是稻草,”小卢迪回答,说完转身跑了。国王非常气愤,他问小卢迪是否也跟着去了。>国王的弟弟很不愿意和小卢迪结婚,但又不能违背国王的意志。在国王和美丽的小公主结婚的同一天他和小卢迪也举行了婚礼。>起初国王很后悔没有让小卢迪当王后。

  7. 梦见避孕

    周公解梦梦见避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避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给我爱人说的情话

    我爱你,就是将我自己交给你,把我自己当成人质交给你,从此,你有伤害我的权力,你有抛弃我的权力,你有冷落我的权力。

  9. 经常的“老头儿”

    按下“查找”键后,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老头儿”。有了“老头儿”,就不同了,溺水之人,见到一根稻草都紧握在手,何况是一个大活人呢。“老头儿”的头像是原始的企鹅。网名改了后,“老头儿”不认识我了。但“老头儿”很懒,很多时候,两三个月才能收到他的回信。“老头儿”仿佛早已洞察般淡淡地说声“哦”。就像经常的“老头儿”在你最需要时,最频繁地跳动。再次走进网吧,一如既往的“老头儿。”

  10. 梦见杜鹃花:梦见杜鹃,爱神来到你身边

    杜鹃花,象征著纯洁和高尚。梦见杜鹃花,则代表浪漫而温馨的爱情。假如有人在梦里见到杜鹃花盛开的话,多预示做梦者会开始一场浪漫而温馨的恋爱,或者会结识一位真诚而热心的朋友;当未婚男女在梦里见到杜鹃花之时,多代表做梦者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当已婚女士在梦里见到杜鹃花之时,则代表着财运的来到;要是有人梦见自己收到陌生人赠送的杜鹃花的话,则说明做梦者的朋友会对他有所帮助,并且他会因此而发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