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一字 - 公案100 赵州曾留下一个「狗子无佛性」的公案,又叫「无」字公案。「一」可谓统一心、心无二用、一心一意、专心不二。做任何事若能持以专心一意的态度,无事不办、无事不成。修行时心无二用、心无分别、心无执着,即是在同一个心境下用功,如此一定可以开悟。「老僧一日只看一字」可能有两层意思。
吃粥洗钵 - 公案100 当时应是上午,大约是过堂吃早餐的时间,也可能该位僧人本来不住在赵州的寺院,临时来挂单。赵州问了一句稀松平常的话,而且对应当前正在进行的生活片段:「你吃粥了没有?」僧人答:「吃了。」赵州说:「那你洗钵去吧!」僧人一听就开悟了。关键在于赵州针对僧人的祈求答非所问,这是最高明的回答。
老僧好 ... - 公案100 现在既然有人问,赵州遂答:「因为老僧好...。」赵州是否真的好...?其实我...不...是我自己的事,兔子认为我好...,这是它自己的事,所以跑掉了。但赵州二话不说、干脆俐落、一肩挑起──「因我好...,所以它逃」。赵州说「老僧好...」而担起责任,弟子并未因此而看不起他,反而觉得这句话有深义,甚且成为修行的...。
禅人皆具通方眼 常德府文殊心道禅师。诣成都习唯识自以为至。今目前万象纵然心识安在。遂出关周流江淮。闻佛鉴禅师夜参举赵州柏树子话。至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即趋丈室拟叙所悟。十方无壁落何不入门来。师以拳擉破窗纸。师以两手捧鉴头作口啐而出。禅客相传遍天下。不能直向根源会。禅人若具通方眼。建炎三年春示众举临济入灭嘱三圣因缘。正法眼藏瞎炉灭。今古时人皆妄传。至闰三月贼钟相叛。其徒欲举师南奔者。贼骇引席覆之而去。
越来越亮的双眼 越来越亮的双眼从前,在...,有一位性情凶残的国王,他非常恨女人,每到了夜晚,都要...死一个妃子来发泄他的愤恨。禅宗里常把觉悟者称为"人天眼目",是三界的眼睛,在这眼睛中智慧与慈悲是一对的,一个人走向开悟之路,是有着"越来越亮的双眼",是净化眼目的开始,若偏向于智或悲,就会使眼睛蒙尘,使我们不知道此刻的生活便是永恒的显示,也会使我们忘记如果没有普遍解脱,自我的解脱便失去了意义。
二十四禅图文之方便接引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从念禅师,从念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先问:“你明白我的意思吗?”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赵州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从念禅师更加尊重,并于次日派一位将军前往赠送礼品。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
79 提起放下 79提起放下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85 洗碗扫地 85洗碗扫地有一初学青年请教赵州禅师道:“我是刚入门的求道者,诚恳地请求老师给与一些特别的指教。”“请将地清扫一下吧!”初学青年终于非常不满意地道:“难道洗碗扫地以外,老师就没有别的禅法教我吗?”赵州禅师也很不客气地说道:“我不知道除洗碗扫地以外,还有什么禅法?”碗不洗,地不扫,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生死怎么能解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