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东汉 神人车马画像镜 [专家点评]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这件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直径23厘米,浙江绍兴出土,圆钮,圆钮座。四乳钉将纹饰分为四组,一组为东王公,戴冠端坐,神态温厚亲和。两旁各有三羽人相侍。一组为西王母,戴胜端坐仪态端庄,柔丽慈祥。另二组为六马驾车。骏马的矫健驰骋、车后长帛的飘曳,整个画面通过动和静的对比,线条奔放和严谨的处理,把神人的平静祥和与车马的“八骏日行三万里”的飞骋,表现得淋漓酣畅。
秦,汉时期的出行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工具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我国用车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十九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王朝,至少在商代早期双轮车在我国就已经使用了。牛车早先功能是载物,在殷商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被统治阶级用作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沿用至隋唐仍很盛行,但宋以后基本不见或少见了,大多存在于牧牛图等艺术绘画作品中,用于载物劳作工具。
秦公一号大墓:神秘等级严格的车马坑殉葬制度 车马殉葬制度是指用车马器或真车马随葬的一种墓葬制度。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杨武站:商周时期、春秋、包括东周都是用真车真马,从战国中晚期开始,逐渐出现了陶俑,用一些模型和俑替代,像秦始皇陵兵马俑,马是陶马,车是木车。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是1977年在勘探秦公陵园时发现的,位于秦公一号大墓东墓道南侧,平面呈凸字型,东西长86.3米,南北宽20米,深14.6米,是秦公陵园中迄今发现较大的一座车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