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的起源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
太清道德天尊 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
道教的“始祖” “始祖”,黄帝,复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之后,他推算历法,教人养蚕织布,播种五谷,造作文字,定干支,创医疗,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据《仙鉴》卷二载:黄帝问以治身之道,广成子说:“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毋摇尔精,乃可以长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并修炼的圣贤,故被道教尊为“始祖”。
嫦娥——太阴月仙 伴随“嫦娥奔月”神话结构模式的变化和神话精神的消解,嫦娥这一形象最终被重塑为道教的太阴月仙,成为道教仙谱中地位显赫、权职重大的月宫女主。嫦娥进入道教仙谱,首先获得了与其尊贵身份相应的新称号“太阴元君”,或称“太阴皇君”,另外还有“太阴雷君”之称。道教经典赋予嫦娥的尊号显示出嫦娥作为道教月仙的至上地位。
济宁青华洞道观所供奉的神仙介绍 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青华洞道观的主殿纯阳殿就是供奉吕祖的地方。关公又被尊为武财神,保护工商业的兴隆。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青华洞内就是供奉太上老君的山洞。
二郎神信仰 都江堰是建设于中国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史学界确定,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的传说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宫,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
试论檀君神话与道教的基本文化精神 >二、檀君神话蕴含着韩民族原始“道教”的基本内核>根据上文不难看出,檀君神话已蕴含着韩民族的原始信仰的雏形,并与道教神仙信仰有相同之处:>檀君神话已初步具备了神仙谱系。檀君神话中,服食灵艾、大蒜能化熊为人,已初显道教与服食成仙的相同之处。>由此可知,虽然檀君神话与中国早期道教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为韩国吸收中国文化提供了一座天然的平台。
中天梵气斗姆元君 中天梵气斗姆元君斗姆元君,简称“斗姆”,又作“斗姆元君”或“中天梵气斗姆元君”。道经云,斗姆“为北斗众星之母”。道观中供奉的斗姥都是三目、四首、八臂,并称斗姆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在《道藏》收录的《先天斗姆奏告玄科》中,称呼斗姆的名号时,称:“虚无妙道十极高真梵龙汉天君紫君紫光金尊至德天后摩利攴天大帝”又称:“九天雷祖大帝大梵先天乾元巨光斗姆紫光金尊圣后天后圆明道母天尊”。
道教神仙之天、地、水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即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台湾省民间俗称“三界公”,亦即掌管天、地、水三界之神。据《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职掌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据此,天上地下、三界十方之万类种种,皆归三官大帝管辖。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