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历史两端的细节 马六甲:历史两端的细节 蜿蜒而过的马六甲河将城市南北分隔开来,河流往西的尽头就是大海。《星洲日报》驻马六甲高级记者赖碧清面海而立,几乎可以称作“民间郑和研究专家”的她指着不远处的海面,“好好感受一下这个河口的海风,600...
郑和给南洋送去一位明朝公主?汉丽宝真的存在过吗?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中心,有一座被当地华人称为「”三宝山”的小山丘,而这座小山丘在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心中地位极高,甚至会将其视为南洋华人之根。因为根据马来西亚一部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明朝时,曾有一位中国公主下嫁马六甲王国苏丹满速沙,此后满速沙将此地赐予这位中国公主和她带来的500名随从,所以此地也成为了华人在南洋最早的大规模定居地之一。那么这们「”中国公主”在当地有过怎样的经历,她究竟是真人还是传说呢
明朝为何丢掉了这最南端(苏门答腊)的领土? 旧港宣慰司为明代行政建置,明朝时期是中国领土一部分。...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是当时驻南洋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三佛齐,前代至洪武间为国。在占城之南,相距五日程。1424年,旧港宣慰使施进卿去世后,其子施济孙请求承袭父职,朱棣派郑和去旧港宣旨任命施济孙为新一任旧港宣慰使。郑和船队从占城出发,驶往目的地旧港。
与葡萄牙截然不同的命运,为何郑和下西洋不为明朝发展殖民地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说到郑和下西洋却没有发展殖民地,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就郑和下西洋本身来讲,绝对是身为中国人值得骄傲、却又感到非常惋惜的事情。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以曾经建立起全球性殖民帝国的葡萄牙为例。
不停止下西洋中国能称霸全球吗? 郑和航海图众所周知,郑和七下西洋写在了古代中国航海史上最华丽的篇章。很多人认为,如果当初不是停止了声势浩大的郑和下西洋活动,中国必将不断与海洋经济发生联系,成功跟上大航海时代的变革,不再会有后面严厉海禁闭关锁国导致落后于世界的事情发生。那么,假如明朝一直不停止下西洋会让中国顺利进入大航海时代吗?远近大小不一的国家可以定期走海路抵达广州,进行由官方全盘垄断的朝贡贸易。
他是史上最伟大的太监,完成了人类壮举,让中国真正走向了世界 1431年,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出使西洋,无论是船只规模,人员数量,已不能与前六次出使西洋相比,虽然他已经年近暮年,可是双眼仍然炯炯有神,他的眼神中憧憬着一个神秘的国度,这个国度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他们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的梦想,那么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父亲的故事在郑和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要了解郑和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就要从郑和小时候的经历说起。
论对世界的影响,庞大的郑和船队还不及哥伦布的三艘小船 生平郑和:原名马三宝,出生年月不详,根据推测他大致生于1371年。1384年,在战乱中被俘虏至南京,...后入宫服刑,次年入燕王府。因其思辨敏捷,颇受朱棣赏识,很快成为了他的贴身太监。
拓展朝贡体系,构筑 ... 威慑!影响深远的郑和下西洋为何被废止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永乐、宣德年间进行的一系列海上远航活动,有史可考且被公认的共计七次。建立南洋政治秩序永乐大帝朱棣的皇位是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的,而按照洪武大帝朱元璋的遗诏,皇位理应属于身为皇孙的建文帝朱允炆。由于自身皇位存在法理层面的问题,朱棣即位之后迫切希望通过一系列大型政绩工程予以弥补。
同样是远洋航行,为何郑和船队平安无事,西方水手却九死一生?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为欧洲乃至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就是说在航海时代,欧洲人只要上了船,那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相比于欧洲船队的高死亡率,郑和船队则是出奇的的安全。同样是航海,为何东西方的差距会这么大呢?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船队最大的旗舰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换言之,郑和的船就几乎是半艘航母!在大海上航行,船只越大,抵御风浪的能力就越强。
一个太监的墓志铭出土,西方专家一脸无奈:真想不到这居然是真的 在明朝,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为郑和,本来是云南人,姓马,后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被称为三宝太监。他虽然是一位太监,但是他却做了名垂青史的大事儿——出海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