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真心供养无差别

真心供养无差别对于名色(身心)没有「我」与「我所」的执着,不因困乏而哀愁的人,是真比库。这时候,正在用餐的婆罗门并没有看见佛陀,他的太太虽然看见佛陀,但害怕丈夫如果也看见佛陀的话,会把所有的餐点全部供养给佛陀,那么她就要再煮一次。这婆罗门太太看见佛陀如此,遂无法控制自己地爆笑出来。听完佛陀的说法后,这对婆罗门夫妇证得三果。

仰慕佛陀不如亲证实相

仰慕佛陀不如亲证实相对佛法具有欢喜心,信心十足的比库,诸行解脱,证得究竟喜悦的寂静安乐境界。这时候,佛陀清楚明白跋迦梨内心的痛苦,知道他可能因此丧失证得圣果的机会,就放光,使跋迦梨感觉佛陀好像就在他身边。

四种佛弟子

四种佛弟子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子良莠不齐自是意料中事,要求所有的弟子在短时间都能成圣成贤,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日,佛陀正为众弟子说法释疑的时候,一名弟子起身问道:“佛陀!可否说说您心目中理想的弟子应该具备那些条件呢?”

水流大树经

水流大树经自然界,许多因果的事件不断发生着,但是常被我们忽略。这位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后,内心欢喜,告辞回去,便独自在静僻之处,仔细思考佛陀所说的《水流大树经》的教义,遵照奉行,一直修到抵达涅槃,不再于生死轮回中流转,证得了阿罗汉的圣果。以上所介绍的这一经是《杂阿含经》的第1174经,称作《水流大树经》。由上述的《水流大树经》可以看出原因。

五种光彩

五种光彩太阳在白天光芒万丈,月亮在夜晚明亮,(剎帝利)武士着武装时辉耀,婆罗门在禅定时神采飞扬,但阿拉汉(佛陀)则不分日夜,光明普照。大众中的阿难尊者发现天上的太阳正在下山,而月亮也正要出来,一时之间,太阳和月亮同时在天边放光芒。但当阿难尊者转过身来注视佛陀时,察觉到来自佛陀身上的光辉,远比其它的光芒更耀眼。

保持清醒,使觉性不断

保持清醒,使觉性不断佛陀时期,有一位女仆名字叫做「朴娜」。有一天为主人桩米,晚上继续加班,看到比丘们很晚才休息,她心里想着:「我因为命苦,必须工作到这么晚。这些比丘们为什么要这么晚才休息呢?」第二天一早,她做好糕饼,走在路上,看到佛陀正拖钵而来,就将糕饼供养佛陀。

闻法末等,无常不等

闻法末等,无常不等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途中,遇到一位名叫忧呼的婆罗门,此人辞别父母,离家求师学道。忧呼向佛陀合掌告别,便逕自离去了。

妖媚惑众的女人

妖媚惑众的女人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仅品性高洁,待人处事更是仁慈宽厚,优填王对她非常尊敬。得意的吉星开始为女儿寻找婚嫁对象,一听说佛陀相好庄严、微妙稀有,便想将女儿嫁给佛陀。吉星向国王赞扬女儿的绝世美貌,希望能将女儿献给国王。优填王见到吉星女儿的美貌,非常欢喜,即纳为妃子,并赏赐吉星许多金银珍宝,授予他辅臣的官职。

波斯匿王皈依

波斯匿王皈依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佛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能感动人民对他这样崇敬与信仰?」波斯匿王心中生起很大的疑惑。有一天,波斯匿王终于带领百官大臣,驾临祇园精舍来拜访佛陀。『佛陀!我什么都不懂,请你指教我一些道理!』波斯匿王惭愧似的又抱歉似的嗫嚅着说。除了真理以外,不恐惧其它威力的佛陀,用静静的威严摄服波斯匿王。

盲人 ... 蚊

盲人...蚊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许多盲者。“愚昧的盲者想加害于蚊,反而伤及自己。他们不但今生如此,在前生也因为打蚊子而伤害了自己的人。”说着便提起大斧,立在父亲的背后,想击...那蚊子,结果把父亲的头劈成两块,老木工当场死亡。商人见这光景,想道:“纵使是仇敌,也是聪明的好,因为聪明者怕刑罚,结果便不至于...人。”他们在前生也曾自以为除蚊,结果反而把自己人伤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