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

原来甲骨文与金文很相似?四个证据证明甲骨文一定存在

曾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甲骨文是不是真的存在,有没有可能是后人编造的。提问者的质疑主要是以下两点:为什么几千年来,所有史书都没有甲骨文的相关记载,直到1899年,才由古董商王懿荣发现?作为一种文字,为什么甲骨文只在商代存在和使用?

毛公鼎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青铜器?

「”毛公鼎”,台北故宫藏品中的重器,上有铭文五百字,记录了某代周王继位时请毛公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并予以赏赐。这个铭文里提到的「”王”,网上说是周宣王,我查了一下唐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说是周孝王。周孝王在位是西周中期,周宣王是共和执政之后的西周国君,已经到了西周的末期。唐兰觉得毛公鼎的作器者为师毛父,是毛国的国君。我查了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历史分册》,说毛国是西周初年的

古代官职如何识别: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士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士都是宰相级的职位,只是每个职位司职不一样。汉光武帝刘秀对官职进行改革,去掉大字,又将司马改为太尉,重新称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西周灭商后,沿用商制,将此职分为二职:大司寇,小司寇,大司寇管理贵族司法,小司寇管理民间司法。

中华人物之30——商汤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

夏桀残暴失人心,伊尹助商汤建商朝,商朝第20个王盘庚迁都安阳

喜欢公元前历史的小伙伴们,想了解商汤怎样兴师伐夏、鸣条之战、以及商汤建立商朝、盘庚迁都的艰难过程吗?下面小编带你一起了解这段历史。战前商汤誓师,列举了夏桀荒废朝政、破坏生产、不体恤人民、滥施...的一系列罪行,表明自己欲救民于水火,替天行道。

为暴君夏桀喊声冤,夏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根本不是他

初中历史书上大家都学过,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以荒淫暴虐著称,老百姓们都非常恨他,甚至愿意和他同归于尽。后来汤带领大家推翻了他的统治,建立商朝,夏朝就此灭亡。夏桀也落了个千古暴君的恶名。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夏桀。夏桀一生都在收拾祖辈们留下的烂摊子首先我们来看下夏桀所在的大背景。

商汤灭夏桀为何能成功?他得到了民心,也得到了谋士

目前,如果直接对夏桀进攻的话,很有可能是成功不了的,因为现在夏桀还拥有力量,必须要试探一下。经过试探,发现夏桀在目前的确还存在着很大的势力能够控制,让九夷发兵攻打商汤。就这样,夏桀就被商汤给灭亡了,从而有了商朝。从整件事情来看,夏朝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夏桀的残暴。

夏商时期三大名相,一个养马,一个泥匠,最后一个奴隶出身

夏商这两个朝代,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两个朝代,虽然现在有学者提出,在他们之前还曾存在过舜帝建立的虞朝,不过没有足够文物和史料加以证明,还只能停留在猜测阶段。武丁中兴的功臣——泥匠出身的傅说傅说,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傅氏始祖。傅说从政之前,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

商汤灭夏用了20年,既然是顺天应人的战争,怎么会这么持久?

古人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商汤是天命所归,而夏桀则是残暴不仁的代名词,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说夏桀残暴不仁或许是正当的,但说商汤天命所归就有问题了,其实商汤的政治合法性是他自己炮制出来的。商汤灭夏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前后征战长达二十年。有意思的是,夏桀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众叛亲离,其实他的支持者还是非常多的,而商汤正是踏着这些夏桀的支持者作为的垫脚石,才一步步打败了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