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白瓷的鉴赏和收藏 德化窑白瓷的鉴赏和收藏中国的瓷器可以分为两大系,即青瓷系和白瓷系。德化窑早在唐宋时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和白瓷,到明代德化窑的发展已达到高峰,以生产白瓷闻名遐迩。到清三代时,德化窑因不受朝廷重视,产品大都是民间日用品,釉色常常白中泛青,除白瓷外也陆续生产一些青花瓷和五彩器等。胎体细腻,胎质坚硬,德化窑独有的中低温材料配方,是闽南周边窑场乃至景德镇窑生产的白瓷所不能相比的。
偶月淘真雅集免费鉴宝公益活动反响热烈 偶月淘真雅集免费鉴宝公益活动反响热烈集雅观妙文化之旅之偶月淘真雅集第二日举办了义务鉴宝活动。许多观众受到现场热烈气氛的影响踊跃报名。据这位藏友介绍,该藏品是十年前在市文物店花了5000元买来的,现场的鉴宝行家陈茗东,上手之后立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连番对该藏品进行询问,并表示愿意出10000元买下来。
陶瓷 ... 的72道工序 陶瓷...的72道工序需要历经多少道工序方能成器?就如烧制陶瓷需要数量多、品质好的木材,...陶瓷也离不开优质而充沛的水源。因为陶瓷材质本身的基础是土和水,黏土本身材质的特殊性使其不能直接取之用于制陶,需要经过水的浸润,以水为媒,水土相合,然后经过制陶者的一双手,使其水土交融下变成种种优雅器型现在,让我们来细数一下景德镇制瓷的72道工序。
明清官窑瓷器款识大全 明清官窑瓷器款识大全宣德年制真品款识嘉靖年制真品款识清朝瓷器款识康熙年制真品款识雍正年制真品款识乾隆年制真品款识嘉庆年制真品款识道光年制真品款识咸丰年制真品款识同治年制真品款识光绪年制真品款识明朝瓷器真品款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青白瓷上的宋人格调 青白瓷上的宋人格调“瓷素茶寂琴破音”,是品茶时最美妙的情景,视觉、味觉、听觉开始密集感觉的风势,汇聚思想的流水,涤荡情绪的杂质,审美体验在愈来愈接近于本色时提纯,重回朴素的格调。这是品茶雅集的另一番景象,青白瓷与茶一样,暗示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意象,据说是宋人喝茶时的理想化的最高境界。如今在景德镇南郊有一座湖田窑遗址,便是宋代青白瓷冢,它以沉睡的姿态证明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优雅水准。
好瓷器在手不妨“捂一捂” 好瓷器在手不妨“捂一捂”瓷器收藏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丰厚的利润引得人们趋之若鹜,有些人甚至指望着靠一件瓷器“一夜暴富”。但是专家指出,瓷器收藏是项长期投资,手有好瓷不妨“捂一捂”。手有好瓷别急出货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瓷器投资属于中长期投资,投资者不能指望“一夜暴富”。收藏者应知道“捂一捂”的规律。比如清三代出品的瓷器,如果遇不到“高位”藏家是不会换主的。
踏入苏麻离青的迷雾——认识苏麻离青 踏入苏麻离青的迷雾——认识苏麻离青朋友,你一定听说过苏麻离青!第一篇认识苏麻离青最萌的问题—————————苏麻离青是什么?苏麻离青中的SiO2、Al2O3含量不高,使色料的熔融温度相对偏低,又由于苏麻离青中铁含量较高,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Fe2O3有一定的助熔作用,进一步降低色料的熔融温度,使高温下的色料更充分地溶入于釉中。
小器大观识砚滴 小器大观识砚滴小器大观识砚滴——宋元青白瓷砚滴例说宋代文人赏玩瓷艺,概以精美雅致为胜。又因文人雅士渐将“文房清供”作了把玩器,形制拟物尚像,构造新颖多变,“砚滴”隧得以小器而成大观。“砚滴”之功能特殊而纯粹,其造型风格逐渐由汉唐的庄重神秘向雅致精巧转变,观赏与审美成为“砚滴”设计主要诉求。
瓷之韵-中国瓷器出现在欧洲 瓷之韵-中国瓷器出现在欧洲2012年6月22日至2013年1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合作推出“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中国瓷器一出现在欧洲,就震惊了欧洲人,因为它具有其他材料难以匹敌的精致耐用和洁白晶莹。此前,在元代和明代早期,中国瓷器很少为欧洲人收藏。
宋代建窑绿釉盏(蓼冷汁天目) 宋代建窑绿釉盏蓼冷汁天目(绿釉)京都国立博物馆藏高6.9cm口径13.1cm《天目》一书将该盏认为是建窑系窑口所产。宋代建窑绿釉盏,日本称之为“蓼[liǎo]冷汁天目”,京都国立博物馆便藏有这样一件标准绿釉束口盏。建窑绿釉非常稀少,珍惜程度堪比油滴。可见,建窑绿釉应是有意为之的釉色品种,而非残次品。◎建窑绿釉斗笠小盏注:此盏器型在建窑中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