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八仙祝寿盘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八仙祝寿盘这件清顺治青花八仙祝寿盘高8.4厘米,口径35.5厘米,足径17.5厘米。青花艳丽有晕散。盘里绘八仙祝寿,山上坐一老寿星,身前点一香炉,身后卧有一只小花鹿,山下绘八位仙人,仙人们有的手拿寿桃,有的拿灵芝,有的吹笛子,有的高举葫芦等各种宝物。八仙祝寿在明、清青花瓷器中大量出现,画法各异,此盘无论是青花发色及画法上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专家点评] 明正统 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 [专家点评]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另面)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里内)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底足)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曾语曰: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青花瓷器的纹饰中,有些以山石楼阁、周围迷漫着缭绕浮云雾气的画面为背景。日本陶瓷界称之为“云堂手”,并对其极为重视。眼前这件明代正统前后的直筒形圈足炉即是典型代表作。
[专家点评]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纹执壶 [专家点评]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纹执壶这件明代宣德青花折枝花纹执壶,高36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11.5厘米。直口,长颈,颈一侧置方流,出水孔呈葫芦形,另一侧置曲柄,筒形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部和腹部均绘折枝花卉纹,腹部的花卉纹分为8组。肩部绘莲瓣纹,上腹部近肩处绘缠枝栀子花纹,足上绘卷草纹。此执壶堪称宣德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品。
[专家点评]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盘 [专家点评]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盘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盘(侧面)这件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高6厘米,口径31.6厘米,足径22.5厘米。里外以青花为饰,里口沿绘回纹,里外壁分绘缠枝莲花12朵,里心绘折枝松竹梅纹,俗称“岁寒三友”图。这件松竹梅纹盘,画风硬朗明快,布局疏密得当,反映了当时工匠们深厚的艺术功力,是宣德青花的精细作品。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五彩三多粥罐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五彩三多粥罐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五彩三多粥罐(底足)这件清代顺治——康熙时期青花五彩三多粥罐,高16.7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11.1厘米。颈部设青花、矾红、绿釉相间的变体倒垂莲瓣纹,肩上饰矾红海水纹,罐身画青花五彩桃子、佛手、石榴纹。寓意寿多、福多、子孙多。设色古雅,形态稚笨,釉彩凝重,青花粗放,富有顺治晚期至康熙早期五彩瓷韵味。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凤尾尊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凤尾尊这件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缠枝莲纹凤尾尊,高45.7厘米,为清康熙时期瓷器造型中最具美感的器形。通体修长,硕大的撇口像神鸟凤凰美丽的凤尾,直线、弧线、曲线的变化更赋予此尊一种神圣感。纹饰线条舒展奔放,富有变化。青花缠枝莲纹在清朝最盛行,是在瓷器上使用最多的纹饰。清朝伊始,康熙帝欲以“清廉”治政,使清朝长治久长,以达“一统”天下的目的,故“青莲纹”也称“一统莲”。
[网上展馆] 明代弘治瓷器鉴赏 [网上展馆]明代弘治瓷器鉴赏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纹罐通高14.3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6.6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树石栏杆纹碟高3.5cm口径15cm底径7.5cm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松鹿纹盘高3厘米,口径16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白釉三足鼓式炉高6厘米,口径8.7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蓝地白花麒麟盖罐到了明代弘治年间,瓷器的发展继续延续成化的特点,不过也有自己的风格。
[网上展馆] 崇尚自然的隐逸高士 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被称为“隐士”、“高士”的人群。自元开始,明代及清早期的青花瓷画上,隐士图、高士图或贤士图,累见不鲜。最为知识分子们看重和称道的还有“竹林七贤”。他们的旷达、高雅、孤傲、张扬个性、崇尚自然,成为后来一些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和楷模。所以从南朝开始便有“竹林七贤”的模印砖画出现,在明清时代青花瓷绘上,更是常见的题材,多出现在青花笔筒、画缸之上。
[网上展馆] 绚丽多彩光绪瓷 [网上展馆]绚丽多彩光绪瓷清光绪景德镇窑粉彩云龙纹荸荠瓶高31.7厘米。清光绪粉彩朵云百蝠纹大盘直径51.5cm清光绪景德镇官窑红釉贯耳方瓶高29.8cm、口径10.9x8.8cm、底径12.1x9.8cm。光绪年间所产瓷器,却令人耳目一新,当刮目相看。光绪为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时期出产的瓷器,多姿多彩。探讨光绪瓷器为何绚丽多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反映在一件光绪时期“三星老人”青花瓷碗,很有特色。这也是光绪瓷器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天青色等烟雨——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唐青花瓷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瓷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