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性格 这才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写照。鲁迅先生在近十年间,努力克制个人主义的成份,要和为社会舍身的战士们的步骤相一致,或者应该这样说罢。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对于“多疑”二字的正面驳斥,已经一见不一见,他决不料死后还要蒙“多疑”二字的冤枉的。
谈鲁迅 左翼文坛之奉鲁迅先生为宗匠,更是滑稽的事;给《呐喊》、《彷徨》以新的评价原是可以的。鲁迅先生于是走进他自己所设想的境域。>×××有一回,我在车上听到两位车客谈论鲁迅。鲁迅先生的小说,对于社会的影响不能算得怎样大;他的最有力量最有影响于社会的作品要算他的讽刺散文。所以鲁迅的笔底,象是最无情的剥露,实是最恳切的同情。>鲁迅先生伟大在此。
书卷与我共此生 一周一次的作文——自然是文言文的——在先生的精心批改和激励之下,我对此道倍感兴趣。越年,我考入新办而又短命的县立三年制师范时,国文教员是一位思想开放的廪生。>1926年我18岁时到重庆学习英文,意在跳出毫无保障的小学教员生活,投入银行或邮政,谋求“铁饭碗”。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诸公的作品及其他新作改变了我的生活航向。>不久,书店蚀本关门,我浪迹东下了。于惶惑沮丧之中,不得不与书卷疏远。
鲁迅用奖章换辣椒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一学期结束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把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却走到鼓楼街去把它卖掉,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以后,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人困时,他就把辣椒摘下一只来,分成几片,放到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上唏唏。此时,他顿觉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书攻读。
钱玄同与鲁迅的矛盾 在...文学革命时期,钱玄同与鲁迅共同战斗,结下了亲密的友谊。但...运动的风暴一过,钱玄同当年向封建文化冲锋的豪情逐渐消失,与转向左翼的鲁迅分道扬镳了。1932年11月,鲁迅从上海抵北平探亲,当时钱玄同在北平师范大学担任国文系主任。钱玄同竟威胁学生说:“要是鲁迅到师大来讲演,我这个主任就不再当了!”鲁迅先生冲破重重阻力,于11月27日到北平师范大学作了讲演,给北平青年以极大的鼓舞。钱玄同闻讯很狼狈,但却没有辞职。
大江健三郎:与鲁迅的不解之缘 据大江先生之后回忆,他与鲁迅文学的邂逅是在1944年11月一个特殊的日子。大江先生说,那是父亲在世的最后一天,自己陪坐在父亲身边和父亲聊天,便听父亲说起中国有个叫鲁迅的大作家非常了不起。>>就这样,“在鲁迅作品的直接影响下”,大江健三郎这位学生作家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在这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之下,
周海婴是谁?鲁迅儿子周海婴生平简介 令人惊喜的是母子平安。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弄堂里的孩子们常在一起玩耍,大家并不在意周海婴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也从不刻意去摆架子,孩子们彼此平等、感情融洽。今年适逢鲁迅逝世60周年,周海婴把珍藏多年的鲁迅手迹交给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因此,当坠入爱河的周令飞决定赴台,周海婴是予以理解和接受的。
盘点民国时期4大著名“弃妇”,丈夫家喻户晓 而她们的妻子也成为了“弃妇”。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民国四大弃妇的事情。1947年,朱安在郁闷抑郁中去世,享年69岁。>徐志摩是民国著名诗人,《再别康桥》是其代表作。当然,徐志摩家也是海宁地区名门望族,2个人的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门当户对。1954年张幼仪和医生苏纪之结婚,1988年张幼仪去世,享年88岁。1920年,郁达夫和孙荃结婚。
鲁迅谈“主观主义” 20世纪30年代,某些作家的主观主义毛病相当厉害。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一开始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讲了两个小故事。(一)金扁担>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他忽然想起,皇上用什么挑水呢?自己又接着回答:一定用金扁担。>(二)吃柿饼>一个农妇,一天清晨起来,觉得饿。她想皇后娘娘该是怎样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叫:“大姐,拿一个柿饼来吃吃。”
鲁迅的两个弟弟同样都娶了日本女人,可是结局却截然不同 鲁迅的事迹,小编这里不多说了。今天我们来讲一下,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和三弟周建人,他们的家庭以及人生。15岁的羽太芳子和24岁的周建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渐渐有了感情,于1914年结婚。后和王蕴如生下3个女儿,名周晔、周瑾、周蕖。新中国成立后,周作人一直定居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1967年,上厕所小便时,突然发病去世,享年82岁。1984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兄弟俩都娶了日本妻子,可是人生际遇却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