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书卷与我共此生

命中注定似的,这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识字、读书,然后是教书 ——小学教书、中学教书、大学教书,并伴之以作文写书。虽或失业流浪,穷愁潦倒奔波于硝烟炮火之中,倥偬于文稿编组之务,蹀躞于粉笔黑板之间,稍有条暇,总不忘披阅诵读,自得其乐;除非横祸飞来,天昏地暗,折磨 ... ,日月无光,未尝与书卷分离。如今年虽耋耄,视力且差,于“余热”中舞文弄墨之余,也下象棋,打麻将,却以为那趣味远不如阅读悠长。 儿时,为什么要读书,绝对没有明确目的。既未赶上考秀才举人,也没有“学而优则仕”的奢望,无非依从传统习俗:小孩子总得上学。国民学校不收学费,也符合贫穷人家利益。于是读书了。 >国民学校新来的校长是位自命不凡、却连秀才也未捞到的文士。高年级学生激赏这位曾先生之处,是他勤勤恳恳讲授“国文”的教学态度和循循善诱的教学 ... 。这所国民学校,名义上四年毕业,实际并无毕业期限,只要学生高兴,可随意久读,和私馆没有什么不同。当我升上四年级的时候,曾先生授完了《共和国国文教科书》第八册即最后一本,他教我们读《古文观止》、《幼学琼林》以及《左传》、《读史随笔》、《东莱博议》等书。先生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也听得兴味盎然。一周一次的作文——自然是文言文的——在先生的精心批改和激励之下,我对此道倍感兴趣。给小孩子的鼓励似乎是可以不惜工本的。对我的作文的批语,先生常赏以溢美之词,效果倒是不坏的。连续在曾先生门下学习四五年,读了一大堆古书,写了好几个作文本。当我 14 岁半时,县里招考一年制“师范讲习所”学生(考试科目只作文一门),几百人投考,二三十岁的不少,录取的 30 名学生中我以第一名独占鳌头,乐坏了父母,轰动了乡里。 >读国民学校时,我的课外读物是《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和《聊斋志异》等书。《三国演义》我看得十分起劲;《聊斋》更使我入迷。一段时间,我很欣赏民间通俗唱本《清官图》,曾摹仿它的叙事模式,以乡绅林某的丑行为题材,编写了一篇唱词,打着金钱板在夏夜的院坝演唱,使邻里听众赞不绝口。这个唱词,可算我早已失踪的第一篇“创作”。 越年,我考入新办而又短命的县立三年制师范时,国文教员是一位思想开放的廪生。他在课堂上讲“ ... ”运动,要学生写白话作文,且不允许作文中有稍带“文气”的字眼,一定得把“颇”字改为“很”字,使我很有些迷惑。 >1926 年我 18 岁时到重庆学习英文,意在跳出毫无保障的小学教员生活,投入银行或邮政,谋求“铁饭碗”。殊知在熟读《天方夜谭》和《莎氏乐府本事》之际,接触了新文化。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诸公的作品及其他新作改变了我的生活航向。特别是创造社——郭沫若的诗和郁达夫的小说固然使我激动,就是张资平的“△”,在诱我进入现代文学之门方面也起过作用。生活的艰辛,人世的不平,使我在新潮的推动下渐渐懂得了对 ... 社会的抗争精神,高兴从新闻媒介中关于“赤匪”活动歪曲报道的文字缝隙间寻找光明和希望。我开始在重庆的报纸副刊上发表文章了。 >1930 年,于小学教师行列中被挤出之后,与三数亲友合伙在渝开设了一家以经营新文学书籍为主的小书店,将郭沫若的诗集《前茅》给它命名曰“前茅书店”,自然不是偶然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白天在店堂营业,空闲时我可以随意从书架上花花绿绿封面的书林中抽出一本浏览,晚间则在小楼的煤油灯下潜心阅读。兴来时便牵纸运笔,抒怀遣兴。 >不久,书店蚀本关门,我浪迹东下了。有一段时间寄居南京一位长年在白下补习英算、投考中央大学而屡试落选的杨君寓所,常到花牌楼书店游转。一天,一本文学期刊(什么名字,早已忘记)吸引了我。站在那里是看不完的;囊中空乏,又不能将它变为己有。焦急之余,顿起不良之心。以洁身自好,没作过亏心事自命的人,生平第一次萌动邪念,觑着店里没人注意之时,将那本东西揣进了自己的怀里,并若无真事地踅出店门。虽以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的诡辩抚慰自己,惴惴不安的心情仍延续了好些时辰。 >有了职业,生活较为安定之后,又渐渐拥有自己的一些书了。 >那时,我读新文学书籍的兴趣虽较广泛,注意力的中心已然倾向鲁迅。早已脍炙人口的鲁迅小说,固然耐人寻味,不断发表的鲁迅杂文,则如一杯杯芳烈的美酒,不断陶醉和振奋我的心胸。逛书店的时候,只是为了阅读鲁迅的一篇文章而购买某一本刊物的事是经常有的。 >侵略者是不允许我们安坐读书和写作的。于是挈妇将雏在日寇的炮火下仓皇逃难了。与书架上的书籍和写字台上的文稿匆匆告别,以不久就可回来的话欺骗自己的时候,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此后,在“大后方”转徙迁流,每离开旧址,总要丢掉一些书——或赠送朋友,或寄存熟人处而终于散失。抗战胜利之后,生活愈加动荡不安。流亡转徙之不暇,哪还顾得上书籍一类的事。 >解放后,编、教生活安定,逐渐又积累了一些书。然而来了“严重扩大化”。于惶惑沮丧之中,不得不与书卷疏远。迨至以“文化大革命”名义肆无忌惮地实行文化大破坏,书读得愈多愈反动或愈愚蠢之说甚嚣尘上的年月,我虽也曾苦读《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希望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终不济事。书架上的书则被明拿暗偷,散失殆尽。自己已发表或未发表而可能发表并辑集成书的东西更惨遭浩劫:搜索以去之后,在一些字里行间莫名其妙地画上红杠杠,展览示众,意在将作文写书的人搞得比狗屎还臭。非始料所及的是,不少相识者初先尚惶惑于疑信参半之中,及至见到被糟踏过的原作,便由疑惑而省悟,偶与作者相遇于途,大抵示以意味深长的微笑,迨 ... 昭雪,就公开嘲笑英雄们的荒诞与无知了。 >此后,我书架上的书又多了起来,其中就有少年时喜读的《聊斋》,每当意倦笔涩,信手翻来,兴味不减当年。而里弄声喧,工地沸腾之际,大抵遁入书丛,一诵“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岭清松”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唐人佳句,则顿觉远离尘嚣,且不知老之已至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书卷与我共此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3.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4.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5.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6. 许广平:鲁迅的伴侣,拒绝原配的合葬要求,而自己遗愿是不留骨灰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1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州高第许氏,被称作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任浙江巡抚,是清末股肱之臣。祖父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酩酊大醉的父亲糊里糊涂地将许广平指给了一家姓马的劣绅。由于该户人

  7.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8.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9.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10.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随机推荐

  1. 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省思:>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修行要在因上努力,而非果上强求。只要身口意三业符合正因,精勤不懈地用功,必有明心见性、水到渠成之日。

  2. 雄心的一半是忍耐成功的一半是等待什么 | 历史新知网

    雄心的一半是忍耐成功的一半是等待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成功需要一半的忍耐和一半的等待。

  3. 师徒牧牛

    一次,慧寂跟灵佑在一起牧牛。

  4. 送父母的新年祝福短信

    送父母的新年祝福短信1、亲爱的老爸:身体健康,勿太挂念我和老妈,我会好好照顾她的2、出门在外不思你,出门在外不念你。父母起码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人,那么在这一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就让我们用感恩的心问候我们亲爱的爸爸。祝天下的父亲新年快乐!您一定每天都在把我牵挂,母亲节到了,真诚的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祝您永远健康平安。母亲节到了,祝亲爱的妈妈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5. 移风易尚是什么意思?

    【拼音】yífēngyìshàng【解释】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出处】明·刘基《〈苏平仲文集〉序》:“移风易尚之机,实肇于此。”【例子】无【相关】百度“移风易尚”

  6. 唐高祖李渊妹妹同安公主的生母是谁?

      同安公主,唐世祖元皇帝李昺女,生母元贞皇后独孤氏,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嫁有唐一代第一等的高门大姓太原王氏(祈县王氏),公爹叫王秉(《公主传》作王柬,误),曾任隋朝司徒,谥定;丈夫叫王裕,武德初任隋州刺史(从三品),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生母为唐朝元贞皇后,大唐独孤...

  7. 净慧老和尚声嘶力竭的呐喊!

    末学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云居山真如寺国际禅修院的开工典礼,这次开工典礼举行的很成功,很圆满,而在这么多圆满之中,给我印象深刻、刻入我脑海的是净慧法师在开工典礼讲话中振聋发聩的10秒呐喊。这次应邀参加开工典礼,云居山真如寺请净慧法师与一诚长老同坐,并被邀请代表一起到场的几位长老级大德高僧发言。是的,是吼叫,是声嘶力竭的吼叫,末学毫无夸张之意。

  8.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四)

    太仓州有位叫吴怡的人,有天夜里,他梦到两位全身穿着绿色衣服的壮汉,在向他求救;吴怡梦醒之后就说:‘一定是有东西快要被...死了!’天亮之后,吴怡就出门查看;见到有几个人手里拿着斧头和锯子,正准备砍掉他们刚买下来的两棵银杏树;吴怡这时候才恍然大悟,昨天夜里的梦境;立即就拿出钱来,将这两棵银杏树买下来,这两棵银杏树才免于被砍掉的命运啊!

  9. 梦见空

    周公解梦梦见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日本为何如此流行少女文化 萝莉当道少女选美鳞次栉比

    少女是日本美女的王道>常接触日本当代流行文化作品的人,往往会惊异其中的少女文化,即这类作品中充斥着各种美少女的形象和元素。对日本美女来说,妩媚、性感都属于剑走偏锋,萝莉才是王道。这种潜在的“排除与反抗”,或许构成后来日本美少女文化的潜质之一。>日本萝莉>选美推动少女文化>日本打造少女文化是从娃娃抓起。2012年的第13届国民美少女大赛,报名人数达10多万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