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简介 黄宾虹代表作品 黄宾虹黄宾虹出生浙江金华,原名黄懋质,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被誉为山水画的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品有《山居烟雨》《新安江舟中作》等。黄宾虹简介>黄宾虹,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字,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黄宾虹代表作品>黄宾虹知名画作:《富春江图轴》、《峨眉龙门峡》、《松雪诗意图》、《花卉四屏条》、《设色山水图》等。
“千变万化 一波三折”-黄宾虹山水画鉴赏 “千变万化一波三折”-黄宾虹山水画鉴赏(一)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收藏黄宾虹画作的人,如今都“发”了。中国文化的理趣尽可在黄宾虹画作上寻绎。(五)黄宾虹之画,前后风貌异,同时之风貌亦异,千变万化,不可端倪,让人难以鉴赏。我们看法是要在具体而微的笔墨上求其有无“一波三折”的笔线。这正是渎鉴黄宾虹的画千变万化面貌时的一个不变的因素。因此,这三件私人家藏的黄宾虹山水皆为既真且精的上品。
黄宾虹三件墨迹释读 黄宾虹三件墨迹释读在黄宾虹留下的信札中,内容十分丰富,收信人大致分为学生、友人、家乡故老晚学和族人。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博物馆藏有黄宾虹三件墨迹,两件为信札,一件为挽联稿。黄树滋为黄宾虹族侄。其父与黄宾虹先生有交往。虽然此通手札有黄树滋名字,但并不能证明这通信札即是寄给他的,原因是这三件墨迹由博物馆收藏之前,出售人已装裱完毕,售者即“长贵珍藏”印主人,桂姓,已逝多年,生前为一收售文物者。
青山夕照劫后余生 青山夕照劫后余生介绍《黄宾虹先生山水写生册》黄宾虹在中年的时候似乎已经知道他此生将会长寿,所以他对自己一生的艺术从那时起就作了规划,在艺术的大道上,他一路欣赏风景,走得非常从容。《黄宾虹先生山水写生册》就是他到达杭州后创作的一本纪游精品。以寻找下落并要求归还。于是完壁归赵,《黄宾虹先生山水写生册》又回到了它的主人手中。真所谓青山夕照,劫后余生。
从笔法墨法鉴赏黄宾虹作品 从笔法墨法鉴赏黄宾虹作品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在近现代美术史上被公认为四位国画大师。章法、笔法、墨法俱佳,意趣高古静穆,是画家少见的小品佳构。从目前资料查证得知,黄宾虹绘赠陈氏的作品在1951年秋季之前,上款多称谓景昭吾兄(或道兄),同年秋季后则改称谓景昭先生。这次出现市场的这三件黄宾虹绘赠陈景昭的作品,从字迹、印章、识款及对陈氏称谓综合推断当为宾虹老1951年至1953年间绘制的精心之作。
画之大者-“白宾虹”与“黑宾虹” 画之大者-“白宾虹”与“黑宾虹”黄宾虹六七岁时已涉染丹青、叩问画理,直至九旬卧病临终之际,仍以手指在盖被上勾山水、画梅花,一生勤勉如此。有研究者和爱好黄宾虹绘画的“黄迷”们把他早期和中晚期的画风分别称为“白宾虹”和“黑宾虹”,这是个形象的说法,但略嫌简单笼统了些。“白宾虹”一般指黄宾虹早年临拟古人的作品。黄宾虹的家族中多为“徽商”。黄宾虹在“黑密厚重”以后,在九旬之年,到达的正是这种境界。
近代四大家中的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 近代四大家中的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跫音远去,有如画笔,轻轻划过。浙江是一幅水墨画,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则是近现代艺坛盛开的三朵艺术奇葩。在近代四大家中,除齐白石外,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均为浙江人。在这条道路上,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身影虽已渐行渐远,但声名所至,依然赞叹盈瞩。且写下这四字,在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这三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面前伫立凝眸。
百年回眸-近代四大家中的吴、黄、潘 百年回眸-近代四大家中的吴、黄、潘跫音远去,有如画笔,轻轻划过。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以画名于世,有元四大家之目: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旷世之才,称明四大家;近世霞蔚飚起,也有四大家之誉,即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在近代四大家中,除齐白石外,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均为浙江人。在这条道路上,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身影虽已渐行渐远,但声名所至,依然赞叹盈瞩。
黄宾虹作画技巧 黄宾虹一勾一勒,除了画岩石或山岗外,还用以画出山的大势。点墨或点色是黄宾虹画山水的最重要环节。黄宾虹山水画的奇妙,往往出于他的“点”。黄宾虹在山水画上打点,还起“以点作皴”的作用。黄宾虹对此,加以发展提高。泼墨与铺水黄宾虹的泼墨,主要不是用来帮助组织某一山或某些树林的形象,而是使一局画得到统一和谐。黄宾虹泼墨,无非是要将画面的整体感加强。至于铺水,黄宾虹的要求,其作用与泼墨相近。
名士胸怀,高人杖履——徐新周篆刻艺术(下) 名士胸怀,高人杖履——徐新周篆刻艺术(下)徐新周的交游徐新周结交者多是同时代之名人大家。王中秀《黄宾虹年谱》中多次提到徐星州刻印事。徐新周与岭南蔡守交往尤多。《博物图画》轰动海上,影响艺林,奠定了蔡守在书画篆刻界的地位。求诸吴昌硕刻印,必嘱徐新周奏刀。徐新周“绝似缶庐”,“取值不昂”,不若直接请徐新周刻印,故有“治印约数百钮”的可能,也足见蔡守对徐新周篆刻艺术的赏识与肯定。蔡守夫妇逃难当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