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百年回眸-近代四大家中的吴、黄、潘跫音远去,有如画笔,轻轻划过。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以画名于世,有元四大家之目: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旷世之才,称明四大家;近世霞蔚飚起,也有四大家之誉,即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在近代四大家中,除齐白石外,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均为浙江人。在这条道路上,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身影虽已渐行渐远,但声名所至,依然赞叹盈瞩。
百年回眸-近代四大家中的吴、黄、潘
跫音远去,有如画笔,轻轻划过。
岁月留痕,有如洪涛,扬清激浊。
浙江是一幅水墨画,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则是近现代艺坛盛开的三朵艺术奇葩。
陶弘景说:“仙人九障,名居一焉。”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以画名于世,有元四大家之目: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旷世之才,称明四大家;近世霞蔚飚起,也有四大家之誉,即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在近代四大家中,除齐白石外,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均为浙江人。
吴昌硕开创金石大写意画派,在当时新旧文化交替的历史背景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出生于内忧外患的时代,先有 ... 战争,后又经历了太平军起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和“ ... ”运动等重大事件。面对腥秽之世,破碎之国,吴昌硕悲郁愤懑,用他饱蘸 ... 之笔,托画寄志,把一个画家的人格与民族气节写进画中。他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声名不仅驰誉海内,且远及国外,虽寸绡片纸,也为世人所宝藏。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1927年,吴昌硕完成了他精心构制的代表作——《字画八条屏》。该作四书四画,画的是他最常画的题材:贵寿无极之牡丹、珠光之夏藤、斓斑秋色之花、寒岁之红梅,得遒婉相谐之情趣;书以他最拿手的石鼓文写成,笔力老辣苍茫,于不经意间见精神,达到了其书艺的最高境界。书画相得益彰,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生涯的结晶。
对于曾预言自己的画需要50年后方能为世人所理解的黄宾虹,在50年后的今天,人们不但理解了他“暗滞不合时”(黄宾虹《与傅怒庵书》)的绘画艺术,同时还深深地为他特有的笔墨精神所折服。他原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出生于浙江金华,晚年定居杭州栖霞岭。早年参与同盟会、南社、国学保存会等,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后潜心艺事,擅长山水,浑厚华滋;间作花卉,也饶有别趣。其“画之气韵出于笔墨”(黄宾虹《自题山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黄宾虹《自题山水》)的观,点,在如今看来,虽然稍嫌偏执,但正因为有了这些笔墨价值的观点,才造就了黄宾虹有别于他人的艺术成就。
咏蛙的诗句代代不绝,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可是画青蛙的画家却不多。艺术大师潘天寿是一个。他画青蛙,习惯于用重墨点其皮纹,并以墨青染之,极富神采。在他的画作中可以读到这样的题款:“一天烟雨苍茫里,两部仍喧鼓吹声。”再比如“江南水满田,蛙阁阁,声连天,歌颂禾黍丰收,年年复年年。”从中不难读出画家对生活的一腔热忱。
“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艺术是寂寞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身影虽已渐行渐远,但声名所至,依然赞叹盈瞩。笔歌墨舞超脱于风尘之外,人品与画品自在日月之间。琢者天乎!且写下这四字,在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这三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面前伫立凝眸。
摘自:《文物天地》200409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