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重型坦克

中越战争中中越两国都是如此使用坦克作战,结果却如此惨烈

尤其是搭乘坦克的步兵损失较大,一度留下许多传言。我军坦克减速,埋伏在道路两侧的越军随即发动袭击。结果遭到越军袭击时,步兵来不及下车战斗,坦克也不易发扬火力。有的战士的确是被背包带绑在坦克上就中弹牺牲,场面惨烈。我军在战争留下了以步兵克制越军坦克的经典战例。比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陈列一辆苏联制造的T34坦克,编号289。这是苏联援助越南的装备,我军在谅山战斗中缴获。这辆越军坦克淤陷在奇穷河北岸边。

血液里流淌着伏特加,二战时,俄罗斯人如何靠烈酒出奇制胜?

喀秋莎、T-34和伏特加,堪称二战时期苏军的三大制胜法宝。下午2点30分,随着死神般的呼啸声,一阵突如其来的密集炮火,把奥尔沙火车站上的德军和物资列车全部炸上了天。喀秋莎火箭炮是在第二次世界战的苏德战场上,对苏军新式武器火箭炮的一个流行称呼。喀秋莎火箭炮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研制,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同时这也是苏联沃罗涅日兵工厂的武器出厂标记。

盘点二战德国坦克,仅仅这几款坦克就让盟军在二战中损失惨重

一号轻型坦克一号坦克为最初的德军装甲兵训练做出了贡献一号轻型坦克一号坦克是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其名称缩写为「”PzKpfwI”,德国官方军械署则赋予其「”SdKfz101”的编号。它原先仅计划作为德军新一代装甲战斗与技术时所使用的训练车辆,但后来仍将其投入了西班牙内战、波兰战役、法国战役、巴巴罗萨计划、北非战场等。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前期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一号坦克。其最初在西班

苏联的「 ”斯图卡”同样令德国人恐惧,和T34一样「 ”简单粗暴”

惨烈的二战上空,德军有一种恐惧的空中力量存在,把各个对手都吓得不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死亡呼啸”斯图卡战斗轰炸机。但同样,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也有一种令法西斯闻风丧胆,也被德军称为「”黑死神”的伊尔2对地强击机。伊尔2强击机是二战期间苏军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单翼单发双座机。该机于1939年底首次试飞,但军方认为它的速度、航程和装甲都显得不足,要求将这种双座机改为单座机。改进后伊尔2换装了功率更

... 版魔改t34,上打飞机下打步兵,为何现身美国阿伯丁?

作为建国初期的核心装备,人民...的T-34/85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曾有过辉煌的表现。随着苏方向我国交付新式T-54主战坦克的设计图纸,我军装甲兵实力得以进一步增强。到了1950年代中后期,以国产新式坦克取代老旧二战坦克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军工部门又开启新式国产坦克的研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