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马四法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问一个善于调养马匹的人,用几种...调马。马师说有四种...:一恩、二威、三先威后恩、四先恩后威。马师回答说,那我就...了它。马师反问,世尊教导众生用什么...?马师问,如果这些...都不生效怎么办?马师说,如来大慈大悲,怎么也造恶业。佛说,四种...都不生效,再教也无用,我就不再对他讲法了,不对他讲法,就是...了他。
招来三途的果报 过去我们没有接触佛法,没有人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都错了,招来的是三途的果报。我们今天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闻到佛法,而且闻到正法里头第一稀有的法门——净土法门,要是不善于运用,把自己这一生得度的机会空过,来生又受三途苦报,诸佛菩萨眼中看到,那真正叫“可怜悯者”。
印光大师文钞——因果录序 因果录序因果报应者.乃人事与天理或顺或逆之影响也.故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然其所作所为.多皆反其所愿者何也。因果之理.大发明实维佛经.而儒教经书.亦屡宣说。莫不皆以因果报应之理示人。即圣教昌明之世.若不提倡因果.尚不能普令愚民潜息隐恶.悉使智者.大积阴功。无锡金居士昌.有见于此.特记录近世.及现时各因果事.排印流布。因序其大意.以贡阅者。
十界因果浅录(1) 十界因果浅录盖夫性海湛澄,纯清绝点,非广非狭,非浅非深,视之莫穷其极,履之莫踏其边,千佛无能究其源,众圣不能晓其量。故一念善因,即上七法界果摄;一念恶因,即下三法界果收。因属正报之心,果感依报之境。先明修因者,乃持犯缚解,善恶之心是;后论果报者,乃苦乐久近,地土大小,寿命长短之境是。乃四十八愿超过诸佛之上,故称第一。四十八愿之因既超,依正二报之果自胜。
不求往生,怎么能不堕三途 一生忙忙碌碌,到死不知道为什么,糊里糊涂过一辈子,这是今天的悲哀。一定要知道,幸福、美满与贫富贵贱不相干,与地位、与财富不相干。这是我们亲眼看见的,这个社会上有很高地位的人、拥有很多财富的人,他不快乐,他有烦恼、他有忧虑、他有牵挂;换句话说,他没有幸福可言,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它增长了我们贪嗔痴慢疑,把我们的性德全部摧毁掉了。我们如果不学佛,不求往生,怎么不堕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