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

陈琮英中央核心领导成员的妻子,她人生中的三大不幸是哪三大?

她叫陈琮英,1902年1月生于湖南长沙,不足2岁,母亲因病去世。由于叛徒出卖,敌人抓走了陈琮英和她不满百日的女儿。狱中的陈琮英毫不畏惧,装作农妇,一问三不知,最终,被营救出狱。为了一路方便,陈琮英毅然将女儿送回老家,只身赴瑞金。年底,他们的小儿子任远远出生。>>陈琮英一生历尽磨难,百多年来,她遭遇了一个女性人生的三大不幸:幼年丧母,中年丧夫,晚年丧子。

... 弟弟曾评价康生:他在编织自己的特务网

就在这个关头,...决定派他的一个心腹去莫斯科解释形势并寻求指示。已被......决定留在莫斯科接替王稼祥的副团长一职的任弼时参加了季氏与王的会谈。毛泽民对康生批判性的评价:他正在编织他自己的特务网1939年年末至1940年年初,针对计划中即将召开的...七大的组织问题,共产国际执委会为中国共产......会准备了几份建议书。...无疑是中国...内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他正在编织他自己的特务网,从在那里学...学员中招兵买马。

烈士赵一曼丈夫文革被迫害致死 儿子上吊身亡

特别是赵一曼英勇就义前给她的儿子宁儿留下的遗嘱,更让人耳熟能详,记忆犹新。陈达邦有一个妹妹,名叫陈琮英,是长沙一家纺织厂的女工,由双方父母包办,与任弼时定下儿女婚姻。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疏散到上海,经上海党组织选派,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二人长期相处,情投意合,经校方批准,于192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结为伉俪。李一超到达东北之后,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改名为赵一曼。

“党的骆驼”任弼时:一生有哪“三怕”?

建国初期,任弼时于景山东街寓所留影。坚定不移地把握住革命航向,与机会主义、投降主义、分裂主义作坚决斗争,是任弼时一生中一个突出的可圈可点之处。一位跟随任弼时工作多年的同志说:“在任弼时面前,慌张的人会变为镇定的人,软弱的人会坚强起来。”...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危机,在其中两次严重危机的紧要关头,任弼时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从而维护了真理,保卫了党的利益。

苏区中央局什么时候召开了赣南会议

赣南会议1931年11月1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党组织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会议,指责...主持苏区中央局“最严重的错误是缺乏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赣南会议中对AB团问题又重新作了检讨。赣南会议决定改组苏区中央局,选举...时,任弼时和...各提出一个名单,任弼时的名单有周恩来、任弼时、...、项英、朱德、顾作霖、邓发、王稼祥。赣南会议又通过周恩来为书记,周未到任前由项英代理。

萧克上将不费一枪一弹率红军攻下何地 震惊南京 ...

“在酉阳,红军没费一枪一弹”。据说,这一消息就连南京...也感到震惊。酉阳县南腰界乡党委书记王技表示,将于11月4日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萧克将军曾经住过的地方,举行全乡追悼大会,为将军“送行”。与此同时,王明友还带回了萧克将军欣然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南腰界会师大会纪念亭”的题词。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揭秘“共和国一号烈士”:不被害或成为元帅

当晚在玉泉山关帝庙宿营,两人秉烛夜谈,倾心相与。1928年4月,彭德怀被批准为正式党员。1945年6月11日,...“七大”决定召开中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在“七大”结束后的第六天即6月17日,大会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

红军过草地吃皮带并非杜撰 红军吃的皮带和现在的皮带有何不同

在各种资料中,我们经常听到红军过草地吃皮带的故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杜撰的,但这其实是铁铮铮的事实。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两条皮带见证了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分别是任弼时和周广才...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可以说,红军吃皮带这一事实,从侧面反映了红军...的不易,更折射出红军战胜艰难困苦的决心和意志。

百岁女红军陈琮英:从两小无猜的「 ”娃娃亲”到伉俪情深的革命爱情

2003年5月31日,101岁的陈琮英静悄悄地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陈琮英这个名字或许是陌生的,偌大的中国,还记得这位老太太的,或许只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老干部和做党史研究工作的人了。就是在这些人群中,陈琮英也更多是以任弼时夫人的身份出现的,而她作为一位20世纪中国革命典型的女性,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和淡忘了。

红军 ... 的故事:任弼时三次过草地

“红四方面军的...路最长,三过草地,第一次过草地时,我的右脚便被反动军队布下的竹签阵穿透了”。受伤只是一瞬间,此后几个月任老被伤脚折腾苦了。二过草地鬼门关口拣回性命第二次过草地更险,任老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为保证主力部队过河,任老和另外30名干部战士趁黑夜泅水渡河。当地居民郝老汉发现后将他救回了家。两个月后,任老的病基本痊愈了,他挥泪告别了郝老汉老两口,找到了在该地区活动的金川省委,重回革命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