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应身的傅大士 弥勒应身的傅大士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网鱼遇梵僧水影悟前因梁天监十一年,大士16岁,娶到刘氏妙光,生2子。遂结茅庵而居,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士谕妻子卖身为人帮佣,以供大众道粮。后月余,傅重昌感大士德行,遣送妙光回山。同里有傅昉者,亦罄产布施,卖妻得米送山供养,大士都转给修道的人,自此灵异益多。叔叔作礼叔祖亦得作礼一日,大士到他叔叔家中,自称:“我是弥勒,特来教化,叔应顶礼。”
弥勒菩萨应化事迹:傅大士 傅大士善慧大士者。年十六纳刘氏女名妙光。大士躬耕而居之。大士即与篮笼盛去。言我师弥勒应身耳。大士恐惑众遂呵之。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遣弟子傅暀致书于梁高祖。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如来何故于三界九十六道中独超其最。大士登座执拍板唱经成四十九颂。上建浮图以弥勒像处其下。诸根猛利疾与般若相应。寻猛师果将到织成弥勒像及九乳钟留镇之。大士道具十余事见在。仍以灵骨塑其像。
五百罗汉中的义乌人傅大士 五百罗汉中的义乌人傅大士有关专家提出义乌建设“商海佛国”口号,欲复兴佛堂双林文化石磊他从未剃度出家,却开启了佛教中国禅宗的原始宗风,被称为“弥勒化身”、“中国维摩禅始祖”、“佛教中国化的先驱”;他和达摩、宝志并列为梁代三大士,却早在1400多年前就提倡“中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和谐思想,他就是———金华这方土,神仙特别多。
播下良种,耕种心田 可称为继发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等。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行为。为了救助灾民,傅大士与妻子刘妙光舍弃田地家业,设大法会施斋。一个月后,老人家又将刘妙光送回嵩山,使他们夫妻财聚。在傅大士夫妇的感召下,当地的佛教徒们纷纷捐献财产,共济善举,终于帮助灾民们度过了灾年。
播下良种,耕种心田(图文) 可称为继发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等。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行为。为了救助灾民,傅大士与妻子刘妙光舍弃田地家业,设大法会施斋。一个月后,老人家又将刘妙光送回嵩山,使他们夫妻财聚。在傅大士夫妇的感召下,当地的佛教徒们纷纷捐献财产,共济善举,终于帮助灾民们度过了灾年。
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根无大小,皆成佛果释迦牟尼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能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在傅大士夫妇的感召下,当地的佛教徒们纷纷捐献财产,共济善举,终于帮助灾民们度过了灾年。纵观人类历史,从大公达成大私,是创造伟业的必由之路。一个人无论天赋如何、背景如何、资源如何,只要动机高尚,就像佛祖说的,“根无大小,皆成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