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后陵寝之汉章帝刘炟敬陵 ,考之图籍,有徵云尔。 袁崧《全晋文·后汉书章帝纪赞》:孝章皇帝宏裕有余,明断不足,闺房谗惑,外戚擅宠。惜乎!若明、章二主,损有余而补不足,则古之贤君矣。 三、史料中有关敬陵的记载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第三》载:“(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遗诏无...
入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 7——9世纪末,新罗与唐佛教交流频繁。7世纪初入唐求法的新罗僧侣,参与玄奘法师领衔的佛经翻译,对佛教宗派的发展、教义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8——9世纪来华的新罗僧侣,有些将唐朝作为中转站,前往印度求法取经,有些跟随中国...
唐代刺史与灾荒 唐代刺史与灾荒 唐代刺史是抵御灾荒的主体,灾害发生后,刺史需及时上报朝廷并积极御灾。但由于当时救灾思想、救灾手段的落后及救灾程序的限制,唐代刺史并无及时处置灾情的权力,因而救灾效果也不理想。 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国家,唐代也不例外。据邓云特统计,唐代共计受...
苏安恒:历史上最牛的平民 苏安恒两次上书的目的很明确,即女皇禅位,恢复李唐。虽然苏安恒身份微贱,但大臣和史官们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他的呼声。毕竟,苏安恒上疏所言之事,不仅是他个人的看法,同时也代表了多数人的观点,反映了朝野中拥护李姓宗室复位的共同心声。苏安恒见两次上疏无法让女皇就范,便把矛头指向了张氏兄弟。敢为天下人之不敢为,两次孤身请当朝皇帝退位,苏安恒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平民。
唐朝 *** 行为对唐人饮茶习俗的影响 唐朝 *** 行为对唐人饮茶习俗的影响 茶,在我国拥有长久的消费历史。魏晋以前,我国茶叶主要限于荆楚地区或长江中游,茶叶产量低、价格昂贵,消费群体主要限于贵族或富豪之家。据《三国志·吴志》记载:“(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
唐朝杜元颖:从三朝宰相到循州司马 文宗皇帝震怒,将杜元颖一贬再贬,贬为循州司马,并客死循州。>杜元颖死于循州后,宰相李德裕为他写了《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肯定了他为政“颇著直清”,欲为他“乞还旧官阶”。>杜元颖临终前,也追悔自己不慎栽了个大跟头,从宰相之显要地位,一落而成贬官,说不定以后人们只会称自己是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这名声实在不大好听。
佛教的果报观与唐代社会 另外,引用历史人物,注明故事来源的果报故事;诵经、造像、布施、设斋等求功德的行为;不偷盗、不负债、不妄语和不恶口等社会道德的规范;佛教吸收儒家孝道的内容,加入因果报应而在社会传播的现象,均显示果报观日渐普及于唐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佛教果报观对于唐代社会的信仰、生活与文化,已经产生重要的影响。
钱镠 后唐明宗时,钱镠因惹怒枢密使安重诲,被削去官职。传说钱镠出生时,红光满室,伴有兵马之声。钱镠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钱镠以少敌多,巧妙运用伏击和虚张声势等战术,阻吓了黄巢军的进攻,得到淮南节度使高骈的称赞。钱镠将刘汉宏斩首,并族灭其家。钱镠率三千兵马到越州,亲自面见董昌,再次劝说。田頵将钱镠的儿子钱元瓘留为质子,而后返回宣州。钱镠又遣使进贡,并求取玉册。
全唐文 《全唐文》卷帙浩繁。《全唐文》成于乾嘉朴学兴盛时期,主事的徐松等人学识渊博,精熟唐宋史事和文献,在搜罗遗佚、录文校订、小传编次诸方面,编修质量均优于《全唐诗》。清仁宗特许将《永乐大典》全部调入《全唐文》馆,得以充分利用,仅李商隐一人就据以补出200多篇佚文。集中汇集有关唐文的资料,可与《全唐文》参看,颇省翻检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