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祖

凤阳明皇陵的第三次营建――洪武八年十月~洪武十二年五月

再说皇陵第二次修建完成后,虽然有了像样、气派的祭祀父母之陵园了,但要是管理和保护不力的话,那什么都是白搭的。于是在洪武二年五月明皇陵正式定名的那一天,朱元璋就下令设立皇陵卫,让人专门负责看管和保卫皇陵,并规定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时祭祀。其中的老二跟朱元璋走得更近一点,念及曹家三兄弟母亲汪氏的救命之恩,洪武帝后来就赐予老二曹秀之大名为“汪文”。就这样,刘英当护卫一当就是十余年。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怎么对待地主刘德的?

在这些人里面,朱元璋并不是年龄最大的,却是威信最高的。当时,朱元璋他们负责给村里的大地主刘德放牛。朱元璋不能给地主刘德放牛,更没有活路了,最后只好出家当和尚了。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还对刘继祖感恩戴德,追封去世的刘继祖为义惠侯。

衣锦还乡的朱元璋如何报恩?几道命令空前绝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衣锦还乡,扫亲人墓,报故乡恩,朱元璋特意带了两个人同行。朱元璋见到两人后,由衷地说了一句:“吾故人至矣!”当得知两位恩人都已病故后,朱元璋“惨怛动容”。>乡亲们欢天喜地、满载而归后,朱元璋走出老院子,去给亡父母上坟。>见到几与地平,荒草连天的坟头,朱元璋跪下来,泪如雨下。>众乡亲知道朱元璋恨刘德,因此无人敢言语。>大明开国不久,朱元璋即正式任命刘大、曹秀为从仕郎,专门守护皇陵。

朱元璋过河拆桥 ... 功臣,为何对两个人,却极力给予回报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另一方面,不少人认为,朱元璋有些过河拆桥,对待开国功臣过于残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而且更悲惨的是,面对接连去世的亲人,朱元璋几兄弟却根本拿不出钱来将他们安葬。在朱元璋看来,他和父亲两人都为刘德打过工,刘德应该是会出钱帮忙的。刘继祖不仅主动出钱,甚至还单独拿出了一小块地来帮助朱元璋安葬家人。

为什么说朱元璋报答邻居刘继祖,最终受益者却是朱元璋自己

朱元璋不仅没对刘德下毒手,反而赐良田三十顷,对自己恩人刘继祖的长子更是册封为义惠候。草根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凤阳一个贫苦家庭,家里几代人都大字不识一个,取名字都是按数字来的,朱元璋在家排行老八,所以取名叫朱重八。朱元璋幼年家里贫穷,只好给地主刘德放牛,后来由于朱元璋的顽皮,得罪了刘德。幼年朱元璋是当地的小孩子们的老大,经常带这些小孩们扮演皇帝上朝的情景。

朱元璋的风水天象,成败荣辱是命中注定吗?

朱元璋的成功在现在看来就像是...丝成功逆袭高富帅之路。他的成功,有他的必然因素,他的一生也充满着很多神秘的传奇色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朱元璋的命中注定!神秘的出生相传在朱元璋的母亲还没有怀他的时候,有一天在麦场休息,忽然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见到朱元璋的母亲时候也不说话,只是不停的在手中拨弄白丸。

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苦出身,本篇带你了解一下到底有多苦

公元1343年,淮西地区遇上了百年大旱,一连数月滴雨未下。就在广大劳苦人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转年春天,求雨不来,却迎来了一群铺天盖地的蝗虫。由于上年大旱没打下粮食,整个孤庄村除了二老爷刘德外,连大老爷刘继祖家也没有多少余粮了,其他的村民就更不用说了。先是村里一个老妇人突然发烧,上吐下泻,没过两天就死了。接着是算命先生郭山甫的婆娘,紧接着是村里不断有人发烧呕吐,又不断地相继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