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

清末甲午战争“广甲”舰管带吴敬荣的简介

  管带即是舰长,在甲午战争中的“广甲”舰,它的管带叫做吴敬荣。吴敬荣(1864——?),字健甫,安徽休宁县人。父亲吴子麟,在天津水师学堂学习矿务。1874年,清 *** 选派第三批官学生出洋,吴敬荣入选,被派往美国学习。回国后,派往北洋水师,积功至蓝翎五品军功补用千总...

北洋水师最高军演竟让太监“校阅”

北洋水师最高军演竟让太监“校阅”  听说,冯小宁的《1894甲午大海战》7月6日全国公映,很想看看,一是基于对海战的兴趣,二是想了解一下,几十年过去了,文艺界对北洋水师有了什么新认识。可是,等了一个月,深圳院线根本没此片的排期。问深圳嘉禾影院老总...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致远”号详细介绍

清廷原定将该二舰用于台、澎防务,后改留用于北洋水师。“致远”舰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黄海大战“致远”舰沉没,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救援,与爱犬同沉,壮烈殉国。“致远”驾驶二副周展阶。“致远”枪炮二副费乃谟。>推荐>甲午战争日舰船:“吉野”号巡洋舰简介>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铁甲战列舰“定远”号详细介绍

铁甲战列舰每艘造价620万马克,由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1881年开工,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下水,次年11月28日“镇远”舰下水;1885年二舰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1886年8月北洋水师“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在停泊日本长崎补给、维护时,“定”、“镇”二舰的坚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铁甲战列舰“镇远”号详细介绍

>推荐>甲午战争日舰船:“吉野”号巡洋舰简介>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致远”号详细介绍>镇远舰的命运与结局:两舰均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日本舰队旗舰“松岛”被“镇远”舰主炮命中,引发大火而丧失战斗力,被迫退出战场。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靖远”号详细介绍

清廷原定将该二舰用于台、澎防务,后改留用于北洋水师。“靖远”舰在黄海大战后期北洋水师失去统一指挥时,管带叶祖珪毅然下令升起指挥旗指挥全舰队继续作战,承受了日舰炮火的集中打击。“靖远”舰而后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在受重创后为免落入敌手,于1895年2月9日由“广丙”舰将其炸沉。“靖远”鱼雷大副陈成金,留德学生。“靖远”大管轮任正申,机匠出身。

甲午战争日本战舰:浪速、高千穗号巡洋舰(图)

“高千穗”开工于1884年4月10日,1885年5月16日下水,1886年3月26日建成。舰史:“浪速”级二舰由日本向英国定购,“浪速”舰在丰岛海战中击沉了中国运兵船高升号,二舰均参加了黄海大战,“浪速”舰1912年7月26日在前往北海道途中的千岛群岛的抚岛海面坐礁沉没,1912年8月5日除籍,“高千穗”则在1914年日德青岛之战中于10月17日被德国S90号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10月29日除籍。“高千穗”舰舰长野村贞,海军大佐。

邓世昌曾孙女:曾祖父有生还可能 甘愿牺牲唤醒人民

  1866年是同治五年,清廷重臣左宗棠、沈葆桢等开始为清廷谋求造兵舰、办学堂的富国强兵之道。同年底,清廷批准左宗棠所奏设立“求是堂艺局”,1867年1月份更名为“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的舰艇管带几乎全出于此。  据记载,北洋舰队12艘主要兵轮的管带,除广甲号管带吴敬...

长崎事件是怎么回事?北洋水师和日本冲突后竟然占了上风?

  提及长崎,大多数读者能够知道的是,1945年8月长崎在广岛之后成为第二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城市。其实,长崎在中日关系史上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距今132年前的长崎事件即是见证。那么,长崎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长崎事件是1886年因清朝北洋水师水兵和日本警察发生摩擦致互...

揭秘: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其他战舰的命运如何呢?

  据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丹东一号」,被确认为北洋舰队名舰「致远」舰。  而且就在9月17号发掘出来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一只被打捞上来的瓷盘,瓷盘碎片经过拼接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篆书「致远」两个字,以及致远的英文名称。  早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