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颢

笔筒的身世

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各款笔筒强劲发展。乾隆以降至清末,竹刻制品由以笔筒为主演变为以臂搁、扇骨为多。◆花样繁多的笔筒清代的笔筒中,从存世的情况来看,瓷笔筒是仅次于竹笔筒的,品种涉及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墨彩、五彩、粉彩、斗彩、单色釉等。从器型上看,清早期,某些笔筒还保留了明代笔筒上下均略撇的特征;清中期后,笔筒多为直身圆筒。

[专家点评] 清 周颢刻竹石笔筒

[专家点评]清周颢刻竹石笔筒这件周颢刻竹石笔筒,高15.4厘米,口径13.4厘米。周颢,字晋瞻,号芷岩、芷道人等,嘉定人。其技法集嘉定派之大成,又自出机杼,援南宗画法入竹刻,创凹凸皴法,即所谓“平地花纹刻法”,终成合南北宗为一体、以刀代笔无不如意的新风貌。清代梁同书称其“竹刻精妙不下于朱氏”。此件笔筒平地花纹,以写意画法浅刻竹石图,山石嶙峋,翠竹挺立,一派生机。另一面镌刻七言长诗一首。现藏与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