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二仙(图) 和合二仙源于唐代的万回。清代雍正朝,封唐代天台山僧人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拾得因此而丢下那女子去寻寒山,探知寒山住地,就折了一枝盛开的荷花前往见礼。二人高兴之极,于是一齐出家为僧。不过,图中的和合二仙并不是僧人装扮的模样,而是两个蓬头、笑面、赤脚的小孩模样,一个持盛开的荷花,一个捧有盖的圆盒。和合之像多在婚礼时陈列悬挂,或者常年悬挂在堂中,取谐好吉利之意。
和合二仙的今生前世 画像中的和合二仙,即是寒山、拾得,本是天台山的两位高僧。清朝雍正十一年,雍正帝下诏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身份由官方确认。可以明确的是,民间奉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时间只能更早。>寒山、拾得被尊为和合二仙,则是出于家庭团结和睦的需要。家庭都是由来自异姓的男女结合而成,这可能是和合二仙在婚姻仪式上特别受重视的原因,代表着二姓好合,家庭团圆和睦。
主婚姻和合的和合二仙 典故一和合二仙是我国民间的爱神。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德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由于其名称为“和合”,后世的人认为和合应该是两位神灵的合称,就是“寒山”和“拾德”,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合亦辗转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和合二仙的神仙传说 由于其名称为“和合”,后世的人认为和合应该是两位神灵的合称,就是“寒山”和“拾得”,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合亦辗转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民间文学》一九七九年第八期所载《“和合二仙”传友情》,则仍以和合二仙为寒山、拾得。
主管姻缘的和合二仙 在《周礼·地官》中,有“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意为和合二仙,是主婚姻之神,因而,和合二仙图也常悬挂于婚礼上,以示夫妻和睦、幸福美满。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亦称“和合二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
[专家点评] 清 白玉和合二仙花扣 [专家点评]清白玉和合二仙花扣清白玉和合二仙花扣,长6.4厘米,高5.5厘米,厚0.4厘米。以新疆和田玉制成,玉质温润。以拉线工艺镂空形成,扣中图案以和合二仙各占一边,图案相对对称;左边的和仙手拿莲花,右边合仙手捧法合相互回首对视;中间子扣装饰太极图与母扣的云纹相合。由二仙手持的法器,隐寓“百年好合”、“连生贵子”的吉祥图意。此扣据纹样分析,应该是年轻女子出嫁时的腰带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