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的草稿纸

不过陈景润的成就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取得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高中时,陈景润的学校来了一位很出色的数学老师。在一次数学课上,这位老师向大家提到了数学史上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激动地告诉大家:“这道题被称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在座的...

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是谁?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简介

哥德巴赫,出生于1690.3.18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曾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又译歌德巴赫,普鲁士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研究以数论为主,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者而闻名。哥德巴赫喜欢到处旅游,结交数学家,然后跟他们通讯。哥德巴赫同欧洲许多著名的数学家有来往,他长期保持与莱布尼茨、莱昂哈德·欧拉和尼古拉斯·伯努利等人的通信,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数学资料。

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提出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猜想提出。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 (1933~1996)

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陈景润坚持埋头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经过无数个日夜、几度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然而,陈景润付出的努力也是惊人的,用掉的演算草稿纸可以装满几个麻袋,并且积劳成疾。

1+1为什么等于2?你真的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