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世家 大盂鼎世家大盂鼎,这件成于西周康王时代的重量级礼器,在地下沉睡了近三千年后,于清道光年间重光面世。据传,大盂鼎出土于陕西岐山。此后大盂鼎又被辗转卖至北京琉璃厂待售。至潘祖荫故,其弟潘祖年将大盂鼎连同其它珍玩一起,由水路从北京运回苏州老家。以图无限期占有大鼎。全家商议后,由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执笔,于1951年7月6日写信给华东文化部,希望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献给国家。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
大盂鼎墨迹本 大盂鼎墨迹本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