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洗马

董允简介 三国蜀国太子洗马蜀汉四相之董允生平

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此后,刘备夺得益州,继续信任董和。董允少时与费祎在蜀中名闻遐迩,董和认为他们两人优劣难分。有一次董允与费祎同往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董和给了他们一辆简陋的车驾,董允觉得耻辱,因此神色不安,但费祎却安然自若。

傅咸简介 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太子洗马傅咸生平

字长虞,北地泥阳人,文学家。傅咸的曾祖父、祖父,先后担任过汉魏的邵太守。傅咸的父亲傅玄是曹魏时的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他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匡正,指斥时弊,而且学识渊博,勤于著述,有《傅子》数十万言和文集百卷传世。>傅咸,字长虞,北地泥阳人,西晋文学家。>有一年,各地发生了饥荒,很多百姓逃亡,饿死冻死他乡,傅咸知道后,马上告诉晋惠帝。傅咸对顽固不化的皇亲贵族们,没有畏惧,更没有妥协。

“太子洗马”一职的职责是什么?

洗马,即洗马官,是秦汉魏晋直至唐宋时期太子的侍从官,是辅政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官居3品。文见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宋书》卷40《百官下》:“洗马,八人。职如谒者、秘书郎也。二汉员十六人。太子出,则当直者前驱导威仪。秩比六百石。”从宋代的这一史料可以看出,洗(冼)马这一官职是东宫太子的导师,规谏太子的官职。

江统简介 晋朝初期太子司马遹的洗马江统生平

元康九年尝于齐万年事件之后,作《徙戎论》著称于世。>江统的祖父江蕤,以仁义的好品行著称,任谯郡太守,封为亢父男。父亲江祚,是南安太守。江统性格冷静沉着,有远大志向,当时人评价他说:「聪慧少言江应元。」与同乡人蔡克知名于当时。继承父亲爵位,出任山阴县令。江统深虑四夷乱华,应该防微杜渐,便作《徙戎论》上奏皇帝,提出将氐、羌等族迁出关中的主张,并以并州的匈奴部落为隐患,发还其本域,但未被采用。

李密简介 西晋初年官员兼太子洗马李密生平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蜀汉亡,晋武帝召为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洗马,迁汉中太守。《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泰始三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进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

徐悱简介_南朝梁诗人_赠内 (徐悱诗)_刘令娴徐悱

起家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之任。累迁洗马、中舍人,犹管书记。出入宫坊者历稔,以足疾出为湘东王友,迁晋安内史。及居重任,竭诚事主,动师古始,依则先王,提衡端轨,物无异议,为梁宗臣,盛矣。

这些古代官名,今天字义理解令人笑出六块腹肌

说话间,突然有人来报说御史大人要来了,于是驿丞就要杨守陈让出他的上房,给御史住。其实,这个官职的准确读音应该读“太子洗马”而不是太子洗马。干万不要小瞧这个太子洗马,这地位可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做的,究竟是要教太子念书、理政的人。可见要想当太子洗马必需是人中龙凤才行。

「 ”太子洗马”是什么官,真给太子洗马吗?有人连官名都叫错了

「”太子洗马”是什么官,真给太子洗马吗?有人连官名都叫错了。魏征曾做过李建成的太子洗马,洗马是干啥的?古代的有些官名很奇怪,如果望文生义的话,肯定会闹笑话的。比如有个历史悠久的官职,叫「”太子洗马”,现在一般人都不太清楚是干啥的。如果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太子洗马”是给太子洗马的马夫,那就大错特错了。「”洗马”一职,最早设置于秦代,本名为「”先马”或「”冼马”,后人误写作「”洗马”,是太子的侍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