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银元

民国时期的袁大头,为何会成为中国流传最广的银元?

“袁大头”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袁头币发行之后,逐渐成为各地流通的主币。所以,袁大头在锻造之初,目的就很明确,成为中国第一的货币。袁大头在民国时期能够成为流通最广、最受人民喜爱的货币,主要是因为它的重量、成色、含银量非常稳定。

孙小头银元的币种有多少种?孙小头的收藏价值

孙小头银元就是印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称之为孙中山像壹圆开国纪念银币,俗称“孙小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在2007年开始已经在拍卖上突破五十万元大关,在2013年的时候,再次出现一枚“孙中山开国纪念币”,那时候经众多收藏家激烈争夺,最终以160万成交。这枚六角星银元是存世量最为稀少的一种,可谓凤毛麟角。孙中山头像更是栩栩如生,银元散发出一股王者的风范和历史沉淀的气息。

民国时期的货币 民国货币种类介绍

中华民国钱币民国初期以铜元代清末铜钱为辅币,原来规定每个铜元可当铜钱10文(枚)用,10个铜元为1角,但以后1角只换得12个铜元。同时广东省铸造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双角银毫,亦流通于漳属一带,但数量极少。各省纷纷成立“护国军”、“靖国军”,宣布独立。法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我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国内的货币发行也未趋统一,杂乱不堪。

民国时期,孙中山银元版本众多,一起来欣赏吧

民国时代,我国发行大量银元,这些银元多采用袁世凯总统头像为图案。民国时期,先后有多人担任总统一职,分别是孙文、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正中、李宗仁。今天,我们着重介绍刻有孙中山先生头像的民国银元。

你只知道银元越来越贵,可你知道它们的故事吗?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在中国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银元又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十五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初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还是近代、现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民国...于民国三年(1913年)发行的面值一元的银币,俗称银元或「”袁大头”,因为这枚银